遗址遗迹当前位置:首页 > 永靖记忆 > 遗址遗迹
蔡塔坪遗址位于永靖县关山乡红楼子村西南约450米处。遗址东西被干沟环绕,北接毛沟,南临红圈河。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20米,面积约24000平方米,距河床高为80多米。此遗址为多沟山梁的台地地形,高低不等。1987年由临夏州文物普查队首次调查发现,在第二次文物普查地表暴露有少量的残片。本次普查时,在遗址上采集到零星残陶片,均为泥质橙红陶,彩陶器表有一层白陶衣,施黑彩,主题纹饰为四大圆圈纹,辅助纹饰为方格圆点纹和...

2021-02-01
朵知那遗址位于永靖县太极镇白川村南150米处的第二台地上。东邻白川大塬遗址,南依孔家山,西临白川沟,北至崖头。遗址呈南北走向的山坡梯田地。南北长约900米,东西宽40多米,保护面积36000平方米。在第二次普查中,遗址暴露有厚0.3-0.8米的文化层,采集了泥质夹砂素陶片和彩陶片,素陶饰绳纹、篮纹,划纹和印纹,可辨器型为盆、鬲等;彩陶纹饰有黑彩菱形纹,宽带纹,三角纹,可辨器形有双大耳罐,侈口鼓腹罐和。本次普查中采集到...

2020-11-22
毛刺洼遗址位于永靖县小岭乡土门村东南900米处。东邻阳洼山,西北邻下土门社,西依上土门社,南靠土门岭。东西长80多米,南北宽约120米,保护面积9600平方米,文化层厚0.8—1.2米。在第二次普查中,采集有彩陶片和泥质、夹砂红、灰陶片,彩陶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黑、红彩圆圈网格纹,宽带纹和变体蛙纹,可辨器形有壶、钵、盆和罐。素陶为齐家文化陶片,多饰篮纹、绳纹和锥刺纹等,可辨器形以罐、鬲为主。在本次普查中在地坎上发...

2020-10-15
马营坡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小岭乡土门村尕庄社以北4千米处。东、西、南三面被山湾沟切断,北靠山岭。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40多米,保护面积约4000平方米。在第二次文物普查中,采集有彩陶片,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片,彩陶施黑、红二彩,纹饰有圆圈网格纹、变体蛙纹和菱形纹,可辨器形有壶、钵和双耳罐,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齐家文化的陶片除素面外,多饰绳纹和篮纹。可辨器形有双大耳罐、垂腹罐和鬲,并暴露有墓...

2020-06-15
小茨台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东南黄河南岸第二台地上,解放初期省文物工作队曾到此地作过调查,1975年州文物普查队调查后于同年11月15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查。 小茨台遗址分小台和大台两个阶地,小台面积约60亩,大台面积约80亩,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台地渠边和山根渠边发现有灰坑,并采集到石刀及彩陶片,在台地北面的骆驼脖子崖坎处有灰层,在台地前沿一带散存的陶片较多。从陶器残片看,为细泥红陶,饰黑...

2020-04-11
罐罐窑是一种古老的烧砖工艺,它烧出来的砖是青砖。砖窑的烧制技术,出现于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从战国的建筑遗址中,已发现条砖、方砖和栏杆砖。真正大量使用砖开始于秦朝。故有“秦砖汉瓦”之说。 古城村的罐罐窑建于1962年。上、下古城村各建了2门,都是一次能装 8 万页砖的窑。下古城村砖窑的创始人是刚从县供销社离职的孔庆泉。那时正值新中国建设时期,县政府落户于小川,建设需要砖,刘家峡水电站工地需要砖,砖的需...

2019-09-12
有些记忆是很难抹去的,就像烙上了烙印,有些记忆是容易消失的,一瞬即逝。经历过了的很难忘却,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历史,回头再仔细品味其中的苦乐,馈赠给后人欣赏,这是一种十分有益的事情。 黄河水车 船磨 兜兜磨 水车 水车又叫“天车”、“翻车”、“老虎车”。是黄河沿岸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1960年以前,古城村有水车7部。分别是:上新车、上大车、里车、外车、中车、旧尕车、新尕车。上新车在白崖头,现...

2019-09-06

2019-02-21
张家嘴遗址位于原永靖县河东乡张家嘴村(刘家峡库水淹没)。1960年发掘出四方锥形房屋4座,圆式锥形房屋3座。同时发掘出很多刀、斧、凿、杵、纺轮等石器,杯、壶、双耳罐等细、粗陶器和狗、猪、牛骨骼。反映出那时境内由母系氏族公社晚期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属辛店文化张家嘴类型。

2018-08-13
古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黄河两岸的永靖人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根据国家黄河考古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临夏州文物普查队,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进行的调查和永靖近年来的发现,现已考证的各类古遗址、古墓葬共140余处,其中除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的炳灵寺石窟外,还有省级保护单位2处,县级保护单位16处。

2018-06-12
受过初等国民教育的人都知道黄州赤壁之名,那是因了一场大战,也因了文豪苏轼的文章。黄河三峡也有赤壁,这赤壁也有故事,然而知道的它的人却又不多了。 在炳灵湖南岸的东乡县考勒乡,有一段红色的山崖峭立在黄河沿上,它西起红崖子村,向东一直绵延到八十个塬、张家塬和他家塬,红色的砂岩映衬着碧绿的湖水,景致独特壮观,这就是《水经注》中提到了“赤岸”,也就是赤壁,俗称红崖子。 《水经注·河水》中说: 漓水又东北出峡,北...

2018-04-26
秦魏家遗址位于永靖县莲花乡秦魏家村(后被刘家峡库水淹没)。1960年发掘出单、合葬古墓138座。墓葬分行排列,陪葬品有陶器、骨器等。合葬墓中,男性仰身直卧,女性向男性屈肢侧卧。郭沫若对此合葬墓的发掘有很高的评价,认为那时已由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秦魏家遗址属齐家文化遗址。

2017-06-07
马路塬遗址位于岘塬镇马路塬村,保护面积7亩。1975年文物普查中,在磨河嘴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长7米、厚80厘米的灰层1处,出土不少陶片和骨器。陶片为细泥红陶,色橙红,饰黑彩,平行条纹、斜纹、水波纹,还有夹砂红陶片,属辛店文化。在断崖面距地表50厘米处,发现居住遗迹,长6米,厚60厘米,地面夯筑,下有卵石层;还发掘出石刀2件,单耳陶杯1件。陶杯质为夹砂红陶,色橙红,饰黑彩,上,下部为组3条,并有勾纹;杯高5厘米,口...

2017-06-07
七十亩山遗址位于永靖县盐锅峡下铨村南黄河南岸第二台地,属金泉下铨村,是一处马家窑类型墓地,1975年临夏州文物普查队和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十亩山墓地一带,在1974年农田基本建设中,出土有大量陶器、石器和人骨、石板。据群众介绍,推土机一次推出陶器十种,多数损坏,捐献完整的十一种,均系彩陶,陶质细腻,底色橙黄,有光泽,通体饰黑彩。绘平行线纹、旋纹、宽带纹、网络纹,器形有壶、罐、瓶、单耳...

2017-06-07
杏树台遗址,位于永靖县陈井镇西山村徐家岘子,地处山沟下一台地,台地北至盐沟洼,南靠塔尔山,东接红科坨,西接苏家湾,面积4亩。1975年10月经州文物普查组调查后于11月15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次年6月州文物“四有”工作组作了复查。复查中断定这是一处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并存的遗址。同时,还发现在西山村普遍都有文化遗址和墓葬,特别是杏树台、地湾、徐家岘子、高家山。在高家山修学校时还发现一座墓葬...

2017-06-07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北方防御,修造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永靖的秦长城遗址从永靖县盐锅峡南口开始,沿黄河南岸下至八盘峡口,经上铨、下铨、上车、下车、扶河、小寺沟村,长约12公里,断断续续,残缺不齐,保存较好的底宽四、五米,残高六、七米。1983年曾在长城内出土排水陶管数节,为这段长城断代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这段长城不但依赖坚固的城墙,还凭借波涛汹涌的黄河作为天然护城河,险固无比。甘肃省文物工队...

2017-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