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志年鉴 - 正文
《永靖非遗》出版发行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9-06-12 | 浏览次数:23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近日,《永靖非遗》一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

《永靖非遗》由聂明利主编,永靖县人民政府主办,永靖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编辑,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王贵生为本书作序。全书47万多字,共分五个篇目,较为详细地记述了永靖境内留存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篇通过口头传统和表述文化介绍永靖财宝神、永靖花儿、永靖小调宴席曲和永靖贤孝;第二篇传统表演艺术,展示傩舞(永靖七月跳会)、河州北乡社火(永靖秧歌文化)和河州羊皮鼓舞;第三篇传统手工技艺,写古建筑修复技艺、生铁铸造技艺、羊皮筏子、永靖擀毡技艺、永靖傩面制作技艺和永靖帧子彩绘技艺;第四篇风俗生活礼仪主要写永靖告禀、礼生、王台镇塔坪葬礼、永靖传说故事和塔什堡李氏手法正骨复位疗法;第五篇辑录了全国傩文化艺术节、有关永靖非遗资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选。

永靖县地处甘肃中部西南,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大禹治水的源头,境内遗存有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辛甸文化遗迹。2002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2002—2003年行动项目组专家,专程到永靖县对非物质文化进行收集采录。项目组专家先后深入到永靖县王台镇塔坪村、刘家峡镇刘家峡村实地采访,聆听了永靖财宝神、花儿、民间小调等优美的唱腔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演出人员还提供了大量的唱词和其他有关资料。2004年10月,永靖县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采录基地”。 2007年,县上公布永靖傩舞、永靖鼓舞、河州北乡秧歌、永靖财宝神、永靖宴席曲、永靖铸造技艺、永靖古典建筑技艺等为永靖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州上公布永靖舞傩戏、永靖县秧歌、永靖财宝神、永靖古城王氏铸造技艺、河州白塔寺木雕技艺等为临夏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文化部公布永靖傩舞(永靖七月跳会)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省上公布河州北乡秧歌、永靖王氏铁器铸造技艺、永靖白塔乡古建筑技艺等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县上公布永靖花儿、告禀、羊皮筏子、王台镇塔坪葬礼、永靖擀毡技艺等为永靖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州上公布永靖县傩舞傩戏、永靖县秧歌、永靖财宝神、永靖古城王氏铸造技艺、河州白塔寺木雕技艺等为临夏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县上公布塔什堡李氏手法正骨复位疗法、永靖传说故事、永靖嘛呢经、永靖长氏唐卡绘画技艺、永靖傩面具制作技艺、永靖贤孝、永靖礼生等为永靖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州上公布永靖县傩舞傩戏、永靖县秧歌、永靖财宝神、永靖古城王氏铸造技艺、河州白塔寺木雕技艺等为临夏州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永靖古建筑修复技艺和生铁铸造技艺两个项目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7年,永靖财宝神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同时,永靖县积极发现一批优秀的民间传统艺人,胥元明、胥恒通、姬永顺、范廷禄等一大批传承者被列入国家、省、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一步夯实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人力基础。(文:聂明利  图: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