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镇风采 - 正文
深度贫困村的脱贫之路
——探访陈井镇瞿家庄村百合产业发展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8-06-28 | 浏览次数:16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村民对百合进行田间管理。记者 史有东 尹始学摄


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从陈井镇瞿家庄村传来喜讯,瞿家庄村在125户建档立卡户实现稳定脱贫的基础上,2018年计划脱贫16户,基本实现了贫困村摘帽的目标。 

曾经的永靖县“看刘(刘家峡)盐(盐锅峡)两川,美丽富饶塞过江南;看东西两山,落后贫困令人心酸”。瞿家庄村更是地处永靖县东山,山大沟深,气候干旱,自然条件严酷,是一个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如今,经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致富产业培育,瞿家庄村通过发展百合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近日,记者前去瞿家庄村探访这个深度贫困村在短短几年内脱贫致富的经验之说。“我们村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靠的就是这漫山遍野的百合。”村党支部书记瞿学保指着田间满怀信心地说。 记者站在山顶,一眼望不到边的层层梯田里,碧绿的百合叶迎风飘动,金黄色的百合花开遍大地,送来一缕缕清香,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画中。 “我们村305户群众,百合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形成家家种百合、户户靠百合的大好局面,”瞿学保说。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每亩百合种植成本约5000元,亩产量1000公斤左右,三年后收获,平均每亩地收入2万元。从2014年开始,瞿家庄村的建档立卡户每年都在扩大百合种植面积,到2017年,百合开始大量出售,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以前种百合,心里担心着,一是担心苗子有问题,成活率低;二是担心管理跟不上,产量低;三是担心百合丰收了,卖不上好价钱……”村民瞿小明告诉记者。 中国百合在兰州,兰州百合出永靖。长期以来,永靖县东部山区群众守着这么好的产业,由于缺乏资金和强有力的种植、管理、销售作支撑,走不出贫困的怪圈。2014年,瞿家庄村就有144户贫困户,贫困面高达47%。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中,干部群众把脱贫的目光盯在了百合产业上,看准了目标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随后,从省州县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像春雨洒向了干旱的大地。 2015年春天,大片的农田还没有下种,永靖县扶持百合产业的政策开始落实。全县制定出实施“1万元到户产业扶持项目”,扶持项目涵盖养殖、种植、技能培训等20项。扶贫大菜单供贫困群众自由选择,政府便将1万元项目资金打入贫困户“一折通”上。 瞿家庄村群众选择了种植百合。4社群众瞿小明一家,2015年以前,靠种植小麦、土豆、胡麻,农业收入入不敷出,一直摆脱不了贫困。2015年,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瞿小明一家转变思路,他回忆当时的情况:“干部帮助我怎样种、怎么出售,县上还要补助1万元的扶持资金,我就下定决心种百合。” 当年,瞿小明一家种植了2亩百合。随后的两年时间,帮扶政策越来越多,百合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现在他们一家种植百合达12亩。 辛勤的劳动换来丰厚的回报,去年,瞿小明家2亩百合卖上了好价钱,纯收入接近2万元。“现在,我已经不是贫困户了,以后也不可能返贫,因为12亩的百合就是我稳定脱贫、增收致富的保障。”瞿小明自豪地说道。 和瞿小明一样,全村所有的建档立卡户在政策的扶持引导下,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都种起了百合。2014年,村里种植面积不足300亩,如今,种植面积达到户均4亩,总面积达到1500亩。 百合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群众的积极性也在提高。党委政府先群众之忧而忧,为了百合更好地成为富民产业,稳定百合市场价,提高百合在市场的竞争力,2016年3月,成立了永靖县瞿家庄村健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年来,合作社依托资源优势,逐步探索建立了“互联网+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百合产业“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的格局。 去年10—12月份,合作社出售百合约33吨,交易额达150余万元。今年初收购百合65吨,已出售15吨。这一切,大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保障了百合产业的发展。 合作社的不断壮大,为瞿家庄村的贫困群众开辟了新的致富平台。2017年以来,合作社吸收16名贫困群众当包装工,每日计件工资120—150元,月收入近4000元。 今年5月,瞿家庄村又注册成立永靖县千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群众248户,其中贫困户142户。创办合作社,党委政府有了精准扶贫的抓手,参加合作社贫困群众尝到了甜头。 这个合作社因为有党建作保障,效益明显。村主任瞿香梅告诉:“每隔四天,我们就往广州市江南市场发百合,长期合作,还在陕西、安徽、福建、江苏等省发货,2017年,总销售量超过40吨,今年的销售比去年还要好。” 一天来,记者从百合田间地头到生产加工车间,从乡村小巷到农家庭院,映入眼帘的是瞿家庄村干净整洁的环境,看到精神愉快的村民,感受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永靖农村发展的无穷魅力。(记者  赵怀斌  尹始学  陈礼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