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晚8时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引发山洪,致使红泉镇多处道路塌陷,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黄芪、玉米等农作物大面积受灾。
这天夜里,大雨瓢泼,红泉镇树湾村三科妥社、塌崖村塌崖社、滩子村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冲毁,部分房子进水塌了,电线杆倒了,电停了,电话也打不通。一时间,上千名群众与镇政府失联……
“别怕,有人会来救我们的!”
“大概9点雨就开始下了,一直下到天亮了,到处是雨水和冲下来的泥土。”唐中子福说,“大概11点半左右电停了,手机也没信号了。”大雨里,唐中子福拿着手电筒一边又一边的查看,发现有两三户的房子漏雨不能住人,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他就挨家挨户的把大家转移到他的家里。
“走,绝不能干等着!”
突如其来的灾情险情,吹响了抗洪抢险的集结号。就在红泉镇与外界失联的时候,永靖县根据雨情信息相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山洪气象风险红色预警,并迅速启动山洪灾害应对Ⅱ级应急响应,县委、县政府立即展开抢险救灾各项工作。洪水泥浆里,州、县、乡、村、社五级联动,超前行动,靠前指挥,一场紧急救援避险大会战在暴雨夜中迅速展开……
灾情就是命令!“走!咱们绝不能在办公室里干等着!”23日凌晨1点多,李良龙立即带领干部肖经平、付雪飞、肖玉文、吴小强徒步奔赴树湾村三科妥社,镇长朱和军带干部王红、朱明良、马斌斌去塌崖村塌崖社,副镇长赵和祥带领干部王正龙到滩子村。后来得知,这三处地方是这次暴雨灾害最严重的村社,路也最难走。
“啊?李书记来了!”23日早上6点多钟,村民们感到最无助的时候,李良龙、肖经平、付雪飞、肖玉文、吴小强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看到所有群众都安全,李良龙他们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随后,由县上组织的抗洪救援队也赶来了。
“见到李书记带着干部来了,我们就放心了。他们出现的时候,浑身湿透,衣服裤子鞋子全被厚厚的泥巴糊了一层,连眉眼都看不清。”说起当天的情景时,三科妥社的村民唐长龙热泪盈眶。
“我们,不能落下一人!”
“山直接变了个样子,像被剥了一层皮一样,几十公分厚的草皮都被洪水冲掉了。”肖经平说,“这里,山体因为暴雨下滑近2米。当时的夜里,耳边是轰隆隆的山洪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路上一步一滑的走夜路,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当时雨那么大,我们心里只想着老百姓不出什么问题,个人的安危根本没考虑,满脑子都是面临洪灾的群众。这次抢险,镇上的干部一个都没有害怕退缩的,大家凝成一股绳,无条件服从安排,冲在最前线,没有一个人喊累喊苦。”李良龙说。
“7·22”特大暴雨导致红泉镇滩子村冯湾岭段发生山体滑坡,山顶的4户群众被困家中无法撤离,一些老旧的土砖瓦房经过洪水侵袭,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通往镇上的唯一道路被毁,情况十分危急,这给外界救援带来了很大难度。
“由于车过不去,我们都步行。以前虽听说过泥石流,但没见过,这次亲身经历了凶险。”赵和祥说,他们是跟在挖掘机后面一边清理路面,一边徒步到了滩子村冯湾岭顶。在凌晨3点前,迅速把困在那里的群众安全转移出来了。
当晚参与塌崖村塌崖社救援的朱明良事后告诉记者,那天晚上大雨就没停的一直下,路上到处是红泥水,淤泥过膝,并且多处悬空、坍塌,随时都有滑坡、塌方危险,他们四人几乎是爬行到达塌崖村塌崖社的。
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灾害也把黄刘村通往上三湾社所有的路给冲断了,同时电也停了,手机打不通,群众安危无法得知。
临夏州海事局驻黄刘村工作队队员他德云说:“23日天刚麻麻亮,我们立即组织了18个青壮年,大家在大雨里翻爬了一座山,来回3个多小时,把两户人家老人小孩共计8个人安全转移到村委会。两户人家都有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一个残疾,一个瘫痪,是我们一路轮换背到村委会的。”
“险情就是冲锋号,灾情就是动员令!灾难面前,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我们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只想着救人,不要落下一人,这是我们的职责!”李良龙说,这次抗洪抢险中,他们基本上是通过“人盯人”“人叫人”“人背人”“人拉人”的办法连夜组织群众迅速撤离的。“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是这次抗洪救灾中最坚强的核心和中流砥柱。”
危险面前,有一种力量在支撑;危急关头,有一种信念在坚守;危难时刻,有一种精神在迸发。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响应,第一时间赶往隐患点展开救援,第一时间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