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刘家峡镇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融入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
10月23日早上9点,刘镇川东社区的志愿者来到了空巢老人范贵莲、王惠珍的家中,嘘寒问暖、打扫卫生、归纳整理,菜单式的志愿服务让这些孤残人士的生活多了几丝温暖。对这些高龄的孤残人士,志愿者规定一个月定期看望2次,并随时电话联系沟通。
家住川南社区的老党员马积福,由于老伴去世的早,志愿者们就定期到老人家中收拾家务。日积月累,志愿者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社区居民马积福:“他们(志愿者)经常来,打扫卫生,对我嘘寒问暖,我还是盼着他们来。”
志愿者孔培凝:“孤寡老人们生病了,我们都很着急,我们要是也生病了,他们也特别关心我们,我们都是相互关心的,好像成了一家人一样。”
志愿者李淑芳:“我们每次来的时候,孤寡老人拉着我们的手,心里真的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老人也在惦记我们,我们也在惦记老人,帮助了这些孤寡老人的同时,我们心里头真的也是有一种获得感。”
为了让志愿者服务成为常态化,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刘家峡镇在每个社区设置了“社区好人榜”,只要做一件贴心群众的善事,就具备了参评“社区好人榜”的参评资格,通过季度评,半年选,评选出“社区好人”。古城社区还制定了志愿者积分兑换办法。每一个小时的志愿服务,记为一个积分,通过积分鼓励居民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让日行一善成为常态。
川东社区党支部书记窦菊红:“ 我们社区的志愿者,从两个、三个,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四五个,从原来的帮助老人做饭、搞卫生这些活动发展到了帮助老人陪护看病,上缴医疗保险、水电费的上缴等等的,这些服务范围,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居民当中起到了很大的反响,深得了居民的人心。”
这几天,古城社区的志愿者正在和社区的留守妇女忙着完成一批手工活,这个叫拉菲草帽的手工编织物是出口国外的特色手工。为了让志愿服务有更广泛的延伸,古城社区的志愿者主动担任起培训责任,让更多的留守妇女同胞掌握一门增收手艺。
志愿者张小兰:“今年夏天我参加了,省妇联陇原巧手的经纪人培训,我回来之后,就免费组织我们辖区内的无业居民,教会她们这门技术,我们想办法,让这些妇女同胞们增加收入,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挣些零花钱。”
为了让志愿者的队伍更加壮大,刘家峡镇还开展了星级志愿者评选活动,按照志愿服务累计时间依次认定一至五星级志愿者。
生活服务、健康义诊、文艺汇演、防汛巡逻、妇女培训、政策宣讲,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刘家峡镇的志愿者服务触手可及,无处不在。
刘家峡镇副镇长王喜:“目前我们刘家峡镇,有14个志愿服务队,已经注册201人,下一步,我们将更大壮大,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来,使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情线。”
目前,刘家峡镇共有志愿者服务队伍14支,注册志愿者201人,志愿者300人。今年以来,共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12次,参与志愿者800多人,累计服务时长400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