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杨塔乡大力开展玉米秸秆饲料化加工,积极推进“粮改饲”工作,力求将“7·22”暴雨灾害给种植业造成的严重损失,以增加养殖业收入的形式加以弥补,着力保障群众稳定增收,实现“种养结合,以养补种”,切实稳固脱贫攻坚成效。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三项举措,持续向玉米秸秆完全饲料化目标奋力迈进。
一是因势利导,战前动员不落一户。乡村两级多次召开动员推进会议,注重压实担子,组织乡村社三级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逐门逐户开展思想动员工作。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拉家常、做对比、讲政策,向老百姓讲清楚、说明白玉米秸秆饲料化在促进养殖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防止焚烧污染等三方面的综合效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玉米秸秆揉丝打包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变“要你打包”为“我要打包”,为实现玉米秸秆完全饲料化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党建引领,助残济困不落一人。为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各村党支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引领作用。一方面让200多名党员带头开展揉丝打包,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另一方面组织40多名党员干部帮助20多户特困家庭开展揉丝打包工作,实现了贫困户玉米秸秆饲料化加工全覆盖,为实施产业稳固项目的牛羊备足了的“压缩饼干”,进一步巩固了全乡到户小产业项目的实施成效。 三是集中攻坚,抢抓时机不落一天。乡党委充分考虑务工劳力秋收返乡和玉米秸秆容易失水的实际,蹄疾步稳推进玉米秸秆饲料化加工。根据昼短夜长、设备有限的现状,积极引导群众实施“分散设场、轮流换岗,设备不闲、昼夜攻坚”的战略战术,最大限度地争取天时、地利、人和。及时联系协调农牧部门做好物资保障,督促各包村组和村“两委”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力争最大限度加快工作进度、最大限度保证饲草品质、最大限度确保人身安全,为夺取全乡“粮改饲”工作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乡共设立玉米秸秆饲料化加工点82处,投入新型揉丝打包机械10台(套),原有揉丝打包机、农户小型粉草机等机械设备120多台(套),累计发动党员干部群众1500余人(次),完成揉丝打包13000余包、1100余吨,青贮氨化530余吨,全乡玉米秸秆饲料化加工取得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