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员(左)和兰州农业专家(右)一起调查百合病虫害情况
百合又白又大,大家看着高兴
合作社为村民的百合卖上好价钱提供保障
在永靖与全国、全省、全州一起进行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关键时期,永靖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积极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永靖县融媒体中心组织记者深入全县各乡镇,推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脱贫攻坚新闻作品,在电视和微信公众号开设《记者乡村行》栏目,集中展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的感人画面。
“你稍等一会,等我办完事,你到我们家坐一会,喝个茶。”5月10日,永靖县关山乡徐家湾村村民徐荣杰来村委会办事,正好碰到了来下乡的永靖县税务局帮扶干部焦世妹,他一定要叫她到家里坐会。 这两年,县税务局的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帮他们村干了不少好事,成了他们的贴心人。他心里惦念着,却一直没机会表达一下感谢的心意。 近年来,永靖县税务局全体干部,紧紧把握徐家湾村村级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百合特色产业,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以前我们种的百合很多得了病虫害就烂了,收获的百合也很小,卖不上好价钱。后来驻村工作队为我们从请来了兰州的农业专家,指导我们科学种田,精细管理,我们的百合又大又白,产量高了,价格也高了。”徐家湾村的百合种植大户唐致莲说道。 徐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本明说:“现在每到种植的季节,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们就会到我们的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地指导群众科学种田,我们的百合长得一年比一年好了,村民们都非常满意。这科学种田就是对的、正确的。” 帮助老百姓培育出品质过硬的百合只是第一步,驻村工作队注意到,作为徐家湾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百合在周边市场有着良好的口碑,但是多年来,地头交易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导致百合价格不稳定,造成了群众增产不增收。 面对这种现状,永靖县税务局干部、驻村工作队队长孔德国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一起想起了办法。他们与村两委一起发动群众,在村上成立了明源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平台,与县商务局、关山乡政府一道多方收集市场信息,联系客商,把百合推向更大市场。 “我们向村民承诺,以比市场价高一到两元的价格把百合统一收购到合作社里面,然后由合作社直接和广州的客商洽谈,把百合直接发往广州,减少中间环节,让村民们得到实惠。”孔德国说。 “以前商贩们来收百合,他们把价格压的特别低,我们也没办法。现在由合作社收购,价格比商贩高,而且年底我们还能从合作社拿到入股分红。”徐家湾村村民唐仲明开心地说道。“明年我还要响应驻村工作队的号召,再种两亩的玫瑰、红蒜和当归,继续增加我家的收入。” 唐仲明家是徐家湾村165户建档立卡户之一,依靠百合种植于2015年脱贫。今年预计家庭收入将突破5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图文:陈万吉 聂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