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靖与全国、全省、全州一起进行脱贫攻坚伟大斗争的关键时期,永靖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积极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永靖县融媒体中心组织记者深入全县各乡镇,推出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脱贫攻坚新闻作品,在电视和微信公众号开设《记者乡村行》栏目,集中展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的感人画面。
太极镇大川村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位于七社的枣园新村地处太极岛景区中心区域,是永靖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休闲旅游示范村和旅游富民工程重点建设村。每到旅游旺季,村里便是一幅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川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鼓励引导村民挣“旅游钱”,吃“旅游饭”。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枣园新村游人如织,来自青海、兰州、西宁等地的游客,来到这里,或骑车踏青,或休闲垂钓,游玩之余品尝地道的黄河鲤鱼,亲近自然的乡村游倍受青睐。藏在百年枣林中的“世外桃源”,如今变成了炙手可热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大川村七社社长孔四荣:“我们大川村原来垃圾清运靠天刮,污水处理靠蒸发,出村只有一条道路,还是一条土路,坑洼不平,一旦天气下雨雨水多的时候泥泥洼洼,亲戚们闲暇之间也不愿意到我们这边来串门,可以说我们手里捧着金窝窝,却吃不上旅游饭”。
怎样将这里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大川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党建+乡村旅游”的思路,先后实施了改厕、改厨、改水、改农家乐;通自来水、天然气、污水管网、互联网;绿化、亮化、美化、道路硬化的“四改”、“四通”、“四化”工程,全面改造村里的硬件设施,提升旅游服务环境,促进了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
现在的枣园新村,道路宽敞整洁,围栏整齐划一;农家院里错落摆放着仿古木质桌椅,翠绿爬山虎装饰了空白的墙面,休闲纳凉设施一应俱全。
孔得学经营农家乐已经十多年了,现在的园子是2014年新建的。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园子可以同时容纳两百多人就餐。没有聘请专业的厨师,游客吃的都是自己做的农家饭,来的大多是回头客。他告诉记者,今年旅游旺季一天的收入就达到6000元,一年下来保底也有10多万的收入。
品欣园农家乐负责人孔得学:“以前我们这个地方道路泥泥窝窝、坑坑洼洼,游客们也不怎么来,虽然园子开了生意也不好。之后政府支持我们把道路修的平整宽敞,水厕所也改造了,下水都做好了,自来水也拉通了,房子的环境也改造好了,周围巷道、墙都刷好了,路也都修的平整了,客人们慢慢地就增多了,政府统一规定价格,游客们来了以后说吃着也放心,消费也放心,我们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了,一年的收入比往年增多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慢慢地提高了。”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川村群众充分利用黄河沿岸、鱼塘水池、田园风光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和农趣体验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业,初步形成了生态观光——荷塘垂钓——红枣采摘——农耕体验产业链,年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1100多万元。
2016年,大川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旅游的日益兴盛,大川村每天都在发生着新变化,村委会里一帧帧闪亮的奖牌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鼓励。
太极镇党委书记赵金平:“大川村位于永靖县太极岛景区内,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为此大川村党支部看重这一点,鉴于老百姓种植结构单一,精心谋划,想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动员党员干部带头把自家的农家院,改造成为农家乐。在这个过程中,大川村党支部先行一步通过争取项目、整合资金把基础设施先搞起来,对巷道进行清理,道路进行拓宽改造,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为此老百姓也看到了吃乡村旅游这碗饭的希望,老百姓主动把自己的农家院,改造成了农家乐。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具体的做法就是景点化建设、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扶贫,主要是鼓励老百姓调整种植结构,从土地里走出来,有这些条件的发展农家乐,没有这些条件的就近打工,最后一个就是合作化运营。我们已经成立了党建+旅游合作社,游客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当中,党建+合作社统一管理,老百姓分散经营,逐步整合旅游资源,不断提升旅游经营管理,提高旅游品味,达到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这么一个目的。”
以党建为统领,党员带头,将党建工作深入融合到具体工作中,不仅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也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使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记者:孔维伟 王安杰 李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