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份,董吉恩调任关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后,他始终着眼关山发展,心系贫困群众,抓项目、促脱贫,育产业、夯基础,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如今他已离我们而去,但他播下的富民种已在大山之中开出了致富花。
5月16日,永靖县关山乡来了两位北京的客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考察关山乡的百合产业。 中国烹饪协会工作人员任颖琼说:“昨天我们来到咱们关山,觉得其实咱们当地的这个百合的情况还是挺好的,有种植优势,而且现在还有这个有机的转换认证,当地的情况挺好的,百合的品质也挺好的。” 永靖的关山,是陇上名山。关山乡种植百合历史悠久,是“兰州百合”主产区之一,这里产的百合肉质细腻,口味香甜,素有“高原之珍品,菜中之佳肴,药中之人参”美称。 关山乡群众种植百合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近年来,由于连茬种植,百合籽种退化、病虫害曾多、土壤品质下降等多种因素造成了百合收购价却呈逐年下降趋势。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董吉恩经过多次调研后认为,要挖掘出关山百合的潜力,就必须着眼于销售和流通环节。 永靖县关山特色产业联合社理事长、关山乡南堡村党支部书记杨得荣说:“在2019年三月初的时候,我们董乡长带领我们到广州的江南市场和深圳、上海的市场考察,与深圳、广州市场对接以后,签订了100多吨意向性协议。” 与此同时,董吉恩着眼关山发展,推动成立关山乡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开拓广州江南市场,做大做强百合产业,带动更多贫困户和群众发展致富。 杨得荣说:“我们的董乡长费了心血,给了我们联合社很大的支持。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找他,一点点问题他也给我们解决。”如今,在关山乡一眼望不到边的层层梯田里,漫山遍野的百合在骄阳下显得格外翠绿,给大地平添了无限生机。现在关山乡每年开挖百合2000多亩,年可生产百合2500吨,产值达5000万元,群众收入的80%以上靠百合。百合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大型城市以及出口日韩和东南亚,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关山乡的群众也因种植百合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
记者:张兴 马青萍 祁俊宏 汤文琛 陈亚庆 张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