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刘家峡镇以“党建+”“管理+”“服务+”“智慧+”“思想+”的“5+”社区治理新模式,促进基层治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不断推动社区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始终坚持党管一切和“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理念,“软硬兼施”“三力齐发”,建强筑牢基层组织堡垒。提升党组织软实力,督促社区干部对党的新思想、新论断学深学透、入脑入心;提升党组织硬实力,按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要求,对各社区办公场所和功能室进行了改造升级,制作安装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头和指示牌15个,社区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日益增强;提升党组织向心力,以各居民小区和独栋居民楼为单位,划分网格100个,相应成立党小组,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显著增强。
优化管理内涵,织牢社区管控“主网格”。聚焦城市基层治理,将乡镇管社区、社区管物业、物业管小区、小区管居民,作为城市治理的主网格,建立镇“网络”、社区“网片”、小区“网格”、户“网点”的四级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机制。
提升服务质量,扩大社区服务“主菜单”。坚持把抓好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重头戏,将劳务输转服务、志愿者服务、社工服务,作为扩大社区服务内容的自选动作,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创新工作方法,树立社区工作“主品牌”。紧盯智慧社区建设,以“智慧+”的模式,综合应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居民微信群、社区抖音和快手账号,组织党员群众参加网络视频会议,让群众把对社区工作的要求提出来,把社区日常的工作晒出来,将线上咨询、线下办理、不跑冤枉路作为简化工作流程的重要手段。初步搭建起文化、文明、绿色、和谐幸福、文明旅游、尊老敬老、平安法治、领里守望、扶老助残9个社区特色品牌雏形。
紧抓思想教育,唱响社区宣传“主旋律”。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居规民约等内容融入到社区党员、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培植“知恩、感恩、报恩”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以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演出和先进人物评选,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刘家峡镇积极谋划社区“大党委”建设,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派出所、物业、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社区的组织力、引领力和号召力,确保居民的烦心事有人管、揪心事有人理、困难事有人帮,进一步提升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