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委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于2019年6月成立,下设6个党支部,其中离退休干部党支部5个、机关联合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229名。县委组织部分管老干部工作副部长兼任党工委书记,老干部服务中心主任兼任副书记,各支部书记为党工委委员。去年以来,党工委一班人按照“抓队伍、重服务、促奉献”的工作思路,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使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有了很大改进和明显提升,推动老干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实现新发展。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分类分层开展学习活动,对于身体较好的离退休党员,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座谈讨论和参观考察;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制度,开展送学上门。通过集中座谈、问卷调查、电话询问、入户走访、发放《明白卡》、签订《承诺书》等方式,积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党员党的意识、党性意识显著增强。
按照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要求,各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和党费收缴制度,通过征订党报党刊、专题辅导、座谈交流、理论宣讲、公众号推送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参观胡廷珍烈士纪念馆、刘家峡水电站、黄河水电博览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广大老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全面推广“学习强国”、“甘肃党建”、“陇上夕阳红”等手机APP,安排专人开展专题培训和上门讲解,极大地拓展了老同志学习方式、丰富了老同志学习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主动服务、因人制宜差异服务、全天候实时服务”工作理念,在机关支部党员干部对213名离退休干部进行全覆盖精准服务的基础上,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离退休干部服务台账,动态掌握老同志居住情况、家属情况、子女信息、身体状况、特长爱好、性格特征等信息,为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基本依据。2019年,共为176名老同志办理和解决《退休证》办理、档案接转、住院报销、工资核对等问题。
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离退休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方面的政策要求,及时看望慰问因病住院和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党员。对空巢、独居、生活困难的老党员,重点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在县内医疗、医保机构开通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服务;逐年提高对生活困难老干部和遗属的帮扶覆盖面和帮扶标准,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由原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2500元,离休干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每月提高300元。
老同志们紧紧围绕县委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积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党工委通过组织老干部参加太极大桥通车仪式、全国滑翔伞艺术节及城北新村、名都广场等县内重大项目建设观摩活动,老同志们在谈变化、谈感受中,踊跃为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共提意见建议60余条。在党组织引领下,老同志们把发挥作用与参与扶志扶智、助推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县农机局原局长苏永琪同志发挥修剪嫁接果树一技之长,近3年来,帮助群众种植嫁接樱桃树、李广杏树50亩,打造了贫困村一村一产业、一户一特色的脱贫模式。县人大原副主任石林生同志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乡间,调查采访、挖掘整理,出版了7本永靖傩文化方面的书籍,为宣传和推介永靖特色旅游和地方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引导老同志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成立100人的老干部助力脱贫攻坚志愿者服务队、40人的老干部“喜洋洋乐团”,组建35人的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在社区重大活动、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工委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广大离退休党员结合各自实际,年岁较高的带头宣传政策、推动措施落实;条件允许的通过参与社区值班、缴纳特殊党费、创作文艺作品等方式,为疫情防控工作鼓舞士气、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已有59名退休党员参与社区值班工作、共创作文艺作品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