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永靖要闻 - 正文
以“三治”引领乡村善治 ——让党的基层阵地更加牢固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20-05-04 | 浏览次数:10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4月29日,州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尹宝山专题调研新寺乡“四抓两整治”等重点工作,并围绕《以“三治”引领乡村善治——让党的基层阵地更加牢固》为题,在崖头村委会为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成员和部分与会党员讲党课。



尹宝山强调,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要坚持“一切工作归支部”,持续开展“学习宣传、知晓明白、践行落实道德政策法律”活动,深化运用“三议一决策一公开一知晓”工作法,规范运营“党建+”合作社和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自治法治德治引领乡村善治、推进乡村振兴。就如何实现以“三治”引领乡村善治,尹宝山说:“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村党支部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农村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坚持一切工作归支部,充分发挥优势功能,把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聚力搞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德治法治结合,重点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孝道,引导村民依法办事,推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人。”当前,软弱涣散是一些村党支部的“软肋”。之所以“软弱”,是因为战斗力不强;之所以“涣散”,是因为凝聚力不足。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关键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要注重把农村致富能人、复退军人、青年大学生选配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促其在实践中增才干、在乡村振兴中显身手。村党组织书记要当好“领头雁”,用好政策红利,规范发展“党建+”合作社和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党组织说话办事更有底气和分量,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领路人。

“事情办不办,村民说了算。”无论是德治还是法治,都要通过自治来实现和推进。要坚持自治为基,制定完善并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治理中的独特功能,注重汲取村民和乡贤智慧,弘扬公序良俗。要坚持村上的大小事情,都通过村党支部会提议,包村领导、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社干部专题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策的程序来推进和实施,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乡村治理格局。“有利或有害,群众要明白。”决策情况全面公开公示和决策事项实施结果让村民知晓明白是获得群众支持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建设,组织并引导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在完善民主选举的基础上,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主动接受民主监督,畅通村民与村党组织的沟通渠道。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继承发展,又改革创新,努力形成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村级自治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此抗疫不可松懈、脱贫不可展期的关键时刻,我们更需要将善治带入治理思路,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把群众的生产生活、悲忧喜乐都管起来、抓到手上,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变化,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随后,在新寺乡主持召开脱贫攻坚调研座谈会,尹宝山与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了解全镇党的建设、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党建+”合作社和互助社运行、驻村帮扶等方面的情况,就下一步的班子建设、问题整改、挂牌作战、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持续增收等方面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新寺乡作为全县唯一的深度贫困乡,要在总结提炼脱贫攻坚工作亮点,挖掘宣扬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上下更大功夫,形成一些可借鉴、能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为乡村振兴助力。他要求新寺乡要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谋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尹宝山还走访慰问了自己的联系户,对冲刺清零后续行动、专项行动落实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调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