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深入推进健康扶贫行动 全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8-01-26 | 浏览次数:15次
近年来,永靖县把医疗卫生工作作为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面,坚持一切工作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就地就近看病为目标,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精准精细施策,深入推进健康扶贫行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疗水平有效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不断夯实医疗卫生基础。县上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近三年来投资8011万元,实施了县中医院、县妇保院、县医院儿科ICU病房等基建项目。多方筹资2000多万元,购置更新螺旋CT、美国GE彩超、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为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血红蛋白仪。
二是注重综合施策,持续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25项改革任务,确定县医院和县妇保院为改革对象,明确其独立法人地位、人事管理和内部分配等自主管理经营权,有效提高医院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稳妥推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制定全县医疗机构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通过经济杠杆有效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目前全县医疗机构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运行良好。全面推行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配送,取消公办医疗机构药品加成,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目前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率82%,国家基本药品使用率53%,每年为患者让利500多万元。同时,全面开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共体建设工作。
三是把握关键环节,扎实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丰富支付方式,健全完善诊疗体系,将县级分级诊疗病种由86种增加到257种,乡级分级诊疗病种由46种增加到中心卫生院80种和一般卫生院50种。分级诊疗病种患者在相应级别的医疗机构住院,住院费用在限额标准内的不计起付线,按照县级70%、乡级75%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其中五保户等特殊困难人群以及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对象在此基础上享受报销比例上浮10%的优惠政策。严格转诊程序,凡是纳入分级诊疗的病种,除危急重症及伴发严重疾病、疗效不明显等特殊情况外,原则上必须在该病种规定级别的医疗机构诊治,不得越级诊治,向上转诊必须签订分级诊疗政策患者知情同意书,出院后除上述特殊情况患者按照普通住院予以报销外,其它均不予报销。目前,全县有28.94%、57.01%的县、乡两级住院患者被纳入分级诊疗,县外住院人次由之前的近20%下降到16.03%,报销费用占比由52.24%下降到43.99%,患者就诊比例日趋合理,分级诊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是坚持预防为主,切实抓好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真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65周岁以上老人、儿童、农村妇女免费健康体检和“两癌”筛查等专题活动。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10个,完成签约2.9万户、9.41万人。狠抓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建立疫苗存量动态管理制度,科学调配县乡医疗机构疫苗,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100%,“五苗”接种率95%以上。不断加强妇女儿童系统化管理,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系统管理率和儿童健康管理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指标。2017年,为1474名农村孕产妇补助73.7万元;按照人均45元的标准落实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
五是严格政策落实,认真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患病住院报销提高10%,大病保险门槛费降至3000元,报销比例提高3%,开展大病保险二次报销、落实政府兜底等优惠政策,去年共为3929人(次)贫困人口报销1800多万元。认真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筛查工作,严格落实慢病签约服务,共筛查出慢性病患者967人,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扶贫信息调查,将重大疾病患者及时录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和健康扶贫信息平台,做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户应纳尽纳、不漏一人。全面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按照贫困人口县内住院“先看病、后付费”的要求,实现了基本医保县内住院一站式结算和门诊医药费跨乡镇报销,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