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永靖要闻 - 正文
社火傩舞进县城 红红火火闹新春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8-02-27 | 浏览次数:11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农历正月十二,县城新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来自全县的9支社火、傩舞队来到县城,送欢乐、送吉祥、送祝福,精彩的社火表演将浓浓的新春氛围推向高潮,给广大城乡群众献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县城新区主街道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支支社火表演队伍走街串巷,激情表演,把新春的喜庆气氛渲染的热火朝天。 上午九时三十分许,在县政府统办大楼院内,县上举行隆重的仪式,欢迎各社火傩舞队进县城表演。 县委书记尹宝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孔祥友,县委副书记、县长张自贤县,县政协主席罗发云等在家县级领导,县直单位部分干部职工,县城及周边群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表演。 县委副书记杨志军在欢迎仪式上致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富小子主持仪式并宣布表演开始。 随后,三条岘乡红岘子、陈井镇大岭,三塬两合、下塬,岘塬镇姬川、尤塬,盐锅峡镇党川、方台,杨塔乡等6个乡镇的9支社火、傩舞队依次入场表演。 “锣鼓喧天辞旧岁、歌舞升平迎新春”。婉转悠扬的财宝神、秧歌曲,一咏三叹、弹唱酬和,唱出了对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感恩拥戴;气势磅礴的锣鼓铿锵震天,敲响了太平盛世、五谷丰登、政通人和;威武的太傅摇铃舞灯,舞出了永靖人民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气势;腾飞的巨龙时而昂首盘旋,时而翻飞腾越,展示了永靖繁荣发展的精神风貌;矫健的雄狮摇头摆尾,翻滚跳跃,为城乡人民送上了新春的祝福;涂脂抹粉、披红挂绿的喜娘娘活跃在全场,她怀抱布娃娃,为人们送上了美好的祝愿;古老的傩舞表演寓意深刻,祈福祝愿,预示着鸡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旱船秧歌队的优美组合,舞出了永靖儿女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这既是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大力弘扬,也充分体现了全县各族人民昂扬向上、团结拼搏,决胜全面小康生活的精神风貌。 婀娜的舞姿、飘动的彩扇、诙谐的表演、艺术的装扮、飞舞的巨龙和着挥动的令旗、喧天的锣鼓、欢快的唱曲,汇成了五彩缤纷的欢乐海洋,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和全县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盛情赞美了全县人民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揽,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发展当先、教育优先、旅游领先、生态率先、清廉首先、创新争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书写永靖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汉族民间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在我县广为流传,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我县的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表演形式与内容上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黄河民间文化的古韵遗风,其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风俗民情、社会风貌、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反穿皮袄、头插鸡毛、怀揣宝物的财宝神和由会首、旗手、锣鼓、面具等组成的傩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2008年6月,永靖傩舞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精彩的表演让在场的观众目不暇接,既展示了我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又展现了全县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给人一种神奇的艺术感染力,让沉浸在新春喜悦中的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孔鹏学 王安杰 李树鹏 冯荣伟 唐仲良 禇宗仁 薛 诚  孔维伟 罗宏宏 王晔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