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月底,我州中小学校陆续开学,新学期伊始,孩子们在这个播种希望的春天开启了他们追求知识的课程。
在永靖县西山六个民族乡镇之一的王台镇,这里的一些孩子们是否都如期上了学,成为不少人牵挂的事情,为此,记者来到了大山深处的该县回民中学,了解这些偏远山区里孩子们的上学情况。在一旁的永靖县回民中学副校长马成林接过了话:“其实马福秀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主要还是家长老封建思想在作怪,认为女娃娃读书没有多大用处,学得好还不如嫁得好。”得知马福秀辍学的真正原因后,大家轮番给马福秀的爷爷和远在青海的父母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三番五次地上门和打电话,最后马福秀的父母终于同意让她继续回到学校,她的爷爷也当面签订了入学承诺书。
采访当天,也是学校老师和帮扶干部接马福秀回学校上学的日子,得知自己将重返校园,小姑娘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考虑到住宿问题,大家直接将马福秀的行李连人一起送到了学校。
在校长办公室,记者见到了在父亲陪同下重新来报名上学的宋辉刚,跟马福秀的情况不同的是,家住杨塔乡松树湾村的16岁少年宋辉刚,念完初三上半学期后,因为学习压力大,老师管得严,产生了厌学情绪,继而选择了辍学。
当时父母虽然恨铁不成钢,却也奈何不了个头比自己高出许多的儿子,苦劝无果,无奈之下,宋明良想到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带着儿子跟自己去工地上搬砖,让他体会一下打工的辛苦。没想到将近一年的外出打工时间里,宋辉刚幡然醒悟了过来。“以前老觉得外面的世界好,想闯荡一下,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在学校最好,爸爸手有残疾,这也让我更加明白父母的不容易,这次重返校园,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宋辉刚言语间满是愧疚地说。
在教学楼里,记者注意到这样一间特殊的教室,门口没有悬挂班级牌子,走进去一看,只见孩子们都齐刷刷的坐着正在上自习,看到记者疑惑不解的样子,数学老师朱宝成向记者解释说:“这是我们学校办的‘加强班’,就是把在控辍保学中劝返回校的学生们都集中到一个班里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在加强班的教室后面,“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宣传标语异常醒目,学校负责人对记者谈到:“无理由无条件地接收失辍学生,尽量让失辍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想方设法让返校的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快,不歧视不偏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初衷。”
记者采访结束时,正好碰上几位刚做完控辍保学工作回来的乡镇干部们,“我今天早上劝返复学了两名女生,你的那户情况怎么样,工作好做不?”他们边交流着劝返的情况,边又拿起《永靖县西山六乡镇6—16周岁人口入学摸底表》耐心细致的研究起来……(记者 张姝 通讯员 陈万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