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耕的忙碌时节。连日来,永靖县广大干部群众抢抓农时,掀起了春耕生产的热潮。农业部门积极储备春耕生产物资、加强技术指导,有序推进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确保群众增产增收。
记者在县农牧局种子站看到,刚一上班,就有群众陆陆续续前来购买良种,工作人员则根据农户的种植情况,给他们推荐不同品种的玉米种籽。县农业资料生产公司储备了充足的农药、地膜、化肥,共调运储备化肥830吨,农药10吨,农膜330吨,收购调进各类农作物良种126.5万公斤,以满足全县春耕物资需求。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我国延续千年的农耕传统,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了春耕时节,田间地头到处都是群众忙碌的身影,他们播种、施肥,撒播辛勤的汗水,希望今年能有一个好的收成。趁着春光,全县农民朋友纷纷走出家门,抢抓农时,投入到今年的春耕生产中。田地里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划行起垄、施肥、喷洒农药、覆膜、培土,他们互相协作,动作娴熟,耕耘勤劳,收获希望。
永靖县东西部山区干旱缺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了玉米等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开辟了干旱山区旱作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东西山区11个乡镇属于旱作农业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大限度的积蓄雨水,保护土壤墒情,增加土壤温度,为山区群众增产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红泉镇董山村,记者看到了忙碌的马海云一家。他经营着自有和租赁的十余亩土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应用,让他看到了增产增收的希望。今年,他计划种植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外,扩大黄芪、党参等经济作物,希望今年能有一个好的收成,增加经济收入,让家人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为了抢抓农时,马海云一家早上七点开始劳作,午饭就在地头上简单的解决了。虽然十分辛苦,但大家脸上洋溢着充满期望的笑容,力争年底有个好收成。3月19日晚,永靖县东部山区喜降春雪,改善了土壤墒情,为百合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群众们抢抓时机,整地施肥,精选的抱合紧密,根系健壮的种球精心下种,覆土之后平整、耙细,每一个步骤都认真细致,保证每一颗种球都能成活发芽,茁壮成长。气温回升,土壤解冻,三年生的百合已经到了成熟期。永靖县东部山区的群众开始开挖收获百合。随着挥舞的锄头,一个个个头饱满,鳞片肥厚的百合被依次挖出,经过挑拣,分为不同的品级售出,希望能够赶上今年春天的好价格。
为了确保春耕期间农资供应不售假、不加价、不脱销,永靖县农牧、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开展春季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县农牧局集中力量对全县农资生产经营门店开展“拉网式”排查,现场提供咨询服务,受理农民投诉举报。同时,县农牧局早安排、早行动,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等工作,着力帮助解决我县群众春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迅速掀起全县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高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永靖县干部群众借党的惠民政策东风,抢抓时机,辛勤劳动,努力发展致富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