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永靖要闻 - 正文
永靖县积极抢修受损供水设施 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8-07-31 | 浏览次数:7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7.22特大暴雨造成永靖县农田水利及人饮工程损失严重,使砂子沟、三塬、西河等灌区6.61万亩耕地灌溉受到影响,东西山区及盐锅峡、西河等13个乡镇9.15万人无法正常供水。

灾情发生后,县水务水电局迅速对各个乡镇进行排查核实,按照水毁损失严重程度、影响范围、轻重缓急等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全力开展抢修工作,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砂子沟灌区是永靖县的九大灌区之一,为红泉镇的3500亩农田提供灌溉。受此次暴雨影响,灌区的管道、泵房等设施水毁情况非常严重。记者来到这里时,砂子沟电力提灌所的职工们正在进行蓄水池的清淤工作。 记者孔维伟:现在我身后的就是因为此次“7·22”特大暴洪严重受损的砂子沟灌区,三级泵站的抢修现场,通过我们的镜头可以看到,整个蓄水池已经完全被淤泥填埋了,现在工人们正在配合大型机械,紧张有序地进行淤泥的清理工作,确保尽快恢复供水,将受灾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从7月25日开始,砂子沟电力提灌管理所组织抢修队和抢修设备立即赶赴现场,对受损泵站和渠道进行清理和维修。截至目前,已经清理完成5座受损泵站。 砂子沟电力提灌管理所所长林永红说,自从受灾以来,我们及时地组织大型机械及人员进场,现在清理的是砂子沟灌区三级泵站,及金塬一级泵站正在清理,砂子沟(灌区)四级泵站,清淤已经完成,清理渠道500米,机械设备正在维修抢修中。 砂子沟三级泵房技工未佛南说,我们十来个工人,从暴雨发生以后到今天机房里面已经清除(淤泥)完了,现在正在清理蓄水池周边的淤泥,这个泵已经生锈不能用了,这次(暴雨过后)直接报废了。 西山人饮工程覆盖6个乡镇,39个行政村,涉及3万5千多人吃水问题,“7·22”暴雨造成西山人饮大面积受损。连日来,西山区域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的职工们正在对因道路塌陷受损的红泉镇人饮主管道进行抢修。 西山区域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站长杨发才说,西山人饮工程覆盖6个乡镇,39个行政村,3万5千人饮水问题,“7·22”暴雨造成西山人饮工程大面积受损,目前看到的这个点是红泉镇的主管道,现在正在抢修,关系到红泉镇2500人吃水问题,此次西山人饮受损200多处,目前已抢修通51处;我们争取8月中旬抢修完毕,目前已通水4个乡镇,大概19个行政村。 由于之前地下管道使用的是PVC管道,在路面塌陷后容易造成直接损毁,在此次抢修中西山区域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采用稳定性更好PE管,确保人饮管道能够稳定供水。 西山区域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站长杨发才说,我们现在维修的这个点管道建于2000年,采用的是PVC(管道),它的最大缺陷是管道在塌陷以后容易拔开造成水毁损失,现在我们用的是PE管,它最大的优点是热融,整体性比较好,管道稳定性比较好。 在三塬镇灌区,三塬电力提灌所的干部职工也在进行涵洞和渠道的清淤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用水稳定。 三塬电力提灌所技工肖玉增说,这次的洪水特别严重,8个涵洞被淤泥填满了,大型机械进不去,只能人工清理特别费劲,这两天我们加班加点上大夜,争取这几天就要通水。 三塬电力提灌所所长祁发玉说,这次的暴雨,造成我们三塬灌区5000多米渠道淤堵,300多米渠道受损,灾情发生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到目前为止清理了渠道4500多米,受损的渠道全部维修完成,上游4个村已经通水灌溉,再过两天所有的渠道都能通水灌溉。 据了解,截至7月31日,全县9个灌区已恢复灌溉面积5.82万亩,已恢复农村供水7.98万人,其余受损水利设施正在全力组织抢修中。(冯荣伟 孔维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