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县坚持项目带动全力改善城乡面貌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8-10-24 | 浏览次数:5次
近年来,永靖县从影响制约城乡发展和环境面貌的难点问题入手,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改善城乡环境。
一是加大投入破瓶颈。累计投入2.8亿元,大力实施大庄、刘电厂、川北后山、川南片区、县城东出口等城市棚户区和重点薄弱区域改造,县城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达到了实施一个项目、美化一片环境的效果。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村委会为中心,按照“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统筹整合村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惠民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使村级阵地成为农村最靓丽的风景,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自发参与到村级公益事业和环境卫生整治。以村社道路为突破口,采取项目支持、政府补助、企业捐助、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全面改造提升农村道路,并进行了绿化美化。以农村危旧房为重点,大幅提高补助标准,有效调动了群众积极性,群众居住条件和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二是城景融合促提升。突出旅游城市定位,把县城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把每一项工程、每一座建筑作为一个景点来建设,启动实施了滨河北路城市阳台、滨河南路黄河花堤、太极岛景观带、县城东出口公园、金河湾大桥桥头公园和县城亮化工程,并按照开门透绿、见缝插绿、美观大气的要求,对城区适宜区域进行了全面绿化,县城美誉度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新建了时代国际商贸中心、福门城市广场、鸿瑞名都广场、大盐沟商贸物流园等大型城市商贸综合体,划行归市、集聚经营,既规范了市场管理秩序,又繁荣了城市经济。
三是技术应用解难题。积极推广玉米秸秆转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尾菜堆肥还田等技术,不断扩大应用面积,提高利用率,既实现了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又达到了治理面源污染的效果。近两年,投资600多万元购置移动式揉丝打包机25台、自走式玉米饲料收获打捆机2套,并组建专业化工作队上门服务、强力推进,每年处理玉米秸秆18万吨,基本实现了可视范围内无秸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