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永靖要闻 - 正文
永靖县“强筋硬骨”夯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基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8-11-28 | 浏览次数:5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筋骨,文明城市创建只有在“强筋硬骨”的前提下,先树其“型”才能慧其“智”。多年来,永靖县一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道路建设,增加城市绿化,给百姓营造了清新舒适的生活空间,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称赞。特别是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基础设施更是掀起了新的高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方便百姓生活的重要工程。永靖县城境内有四座大桥横跨黄河两岸,继金河湾黄河大桥之后,于今年年初正式通车的太极大桥又成为全县的一个标志型建筑。   记者刘峰现场报道说,作为地道的永靖人,我们对桥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一座大桥,连接南北,也代表着永靖这几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生的变化。站在这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改扩建后的双向四车道太极大桥现在已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市民毛珮瑶说,太极大桥建成后,肯定方便了,四车道。原来吊桥只能走人,现在车也跑,方便多了,重要是公交车也跑,方便多了。 市民徐青华说,永靖这几年发展的比较快,新的城市建设各方面,旅游的人也特别多,作为永靖人觉得特别骄傲。   道路改造、绿化、亮化建设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品位的重要方面。今年,县上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投资658万元修建了川南路延伸段和兴华路改造段。 记者刘峰现场报道说,这里是今年刚刚通的兴华路,这条路的开通大大提升了川南片区的道路交通条件,可以说现在川南片区四通八达,畅通无阻。    公共卫生间是一个城市对内对外的窗口,也是涉及民生的重要设施。翻新旧公厕和修建新公厕不仅方便于民,更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是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之举。针对广大市民及游客反映“入厕难”的问题,永靖县今年在城区东出口公园、城建局家属楼小花园、彩陶广场西北角、县医院西北角等位置新建公厕9座,改造维修公厕7座。目前,县城范围内的44座公厕已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这个新的变化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 市民康鸿儒说,将近百米就有一个公厕,人们上厕所非常方便。前几年,我们的马路上、广场上到处有大小便的,现在各方面很好,我们很赞成,很高兴我们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县城。 同时,永靖县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刚性要求,时时刻刻落实到工作中。据悉,于2017年9月份开工建设的永靖县殡仪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900万元,目前已完成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斜坡治理及绿化工程,正在进行道路建设,并于下半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位于太极镇上古村的永靖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总投资2569.27万元,占地面积10亩,是全县唯一一家集收养、实训、医疗、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公益性养老、实训机构,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已入住特困老人37人,孤残儿童1人。该福利中心的运营,极大地提升了全县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并对今后全县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永靖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院长刘强红说,我们的宗旨,一切为老人着想,使老人健康、快乐、安度晚年,我们就想做好基层福利工作,为永靖争创文明城市打好基础。 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全县城市功能逐渐完善,县城更加干净整洁,出行更加便利,处处彰显着文明和美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市民陈嘉辉说,每年投资的基础建设,这几年永靖发展还是很快的,影响周边的县市。(文图:县委外宣办  县电视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