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靖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着力实施“六大工程”,进一步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力争到2017年全县实现整体脱贫。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走统筹扶贫之路。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把脱贫攻坚与“双联行动”、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统筹精准扶贫“1+17”部门力量,加大整合力度,针对主导产业、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安全住房、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二是拓宽致富门路,走产业扶贫之路。加大富民产业培育力度,全方位对接争取“1+17”政策支持,继续做大做强草食畜牧、旱作农业、无公害蔬菜、百合、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光伏产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同时,深入推进“金扶工程”,在贫困村增设金融服务网点,建立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三是鼓励群众参与,走开发式扶贫之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农户参与机制,选定贫困户代表全程参与项目选择、实施和验收,有效调动农户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发展机制,引导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
四是提升能力素质,走造血扶贫之路。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就业技能培训,实现有需求的贫困劳动力掌握1-2项实用技能,协调县内企业签订劳务用工协议,优先聘用县内贫困劳动力,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活干、有收入。实施社会保障脱贫计划,全面落实养老、低保、医疗救助等各项政策,对特殊困难弱势群众实现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五是依靠帮扶外援,走社会扶贫之路。充分发挥“双联”行动的载体作用,使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成为“精准滴灌”的管道,积极引导和支持鼓励社会团体、基金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与贫困村一对一、与贫困户手拉手帮扶,大力开展“村企共建”,将贫困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文联、科协等各方面力量,通过爱心捐赠、结对帮扶、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等方式,参与贫困识别、扶贫调研、支医助教、文化下乡、科技推广等扶贫活动,全面形成扶贫攻坚工作合力,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