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正文
永靖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核查验收脱贫攻坚成效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6-11-29 | 浏览次数:15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jzfp2

jzfp1

jzfp9

jzfp66

jzfp99

近日,永靖县组织全体县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1+17”精准扶贫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近1000人,分赴各乡镇进村入户,全面开展贫困退出县级验收,同步推进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社会矛盾大排查纠纷大化解法治大宣传、村“两委”换届、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实现了一举多得的综合效应。

严把“四个关口”,扎实做好年度脱贫验收紧紧围绕建档立卡对象是否精准、数据是否准确、措施是否管用、退出是否合理等重点方面,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实际情况进行再调查、再摸底,全面排查梳理存在的问题,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中央、省州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检查验收。一是严把对象关。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由联系乡镇县级干部带队,对全县2016年度4018户预脱贫户逐一进行调查核实,与家庭成员合影取证,并严格比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贫困人口进出识别程序,综合考虑人均收入、家庭住房、基本医疗等指标,认真分析和甄别基础信息数据,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再识别,做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政策的及时清退。二是严把数据关。进一步充实完善农户“三本账”信息资料,让农户确认自己享受到的各项优惠政策,对64条与实际有出入的数据及时进行了修正,做到应填项一项不漏,数据翔实可信。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对村级“五张图”和五类档案资料按照清单目录认真进行了查漏补缺,确保了各类档案资料规范归档、完整有效。三是严把措施关。把户均1万元产业到户扶持项目、危旧房改造项目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作为审核重点,全面掌握项目实施情况、资金去向和帮扶效果,对40户因不符合贫困户发展和需求实际的到户扶持项目进行了调整,对97户进度缓慢的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进行了限期整改,确保各类项目按期发挥效益。四是严把退出关。坚持实事求是和“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实地核查、统计测算、专项调查、入户走访、查阅档案、部门认定等办法,准确掌握贫困群众住房、教育、医疗、增收等方面情况,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查验收,过程和结果一并核实,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确保验收结果可溯可查、阳光透明。目前,已完成入户核查2153户,占年度脱贫数的54%。

狠抓“三大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全州社会矛盾大排查纠纷大化解法治大宣传活动,全面排查梳理各类矛盾纠纷,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集中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一是认真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按照“普遍问题全面查、突出问题重点查、敏感时段随时查”的原则,各工作组会同各乡镇深入村社、学校、医院、企业和宗教活动场所,全面排查在城市拆迁、社会保障、山林边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企业改制、劳动争议等方面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各类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76件,已化解31件,其它正在积极化解当中。特别是对12件突出社会矛盾实行县级领导包案负责制,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化解措施、化解时限,确保明年3月前所有矛盾纠纷全部得到有效化解。二是精心做好村级换届工作。把村级换届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县级领导包重点村工作机制,加强全程指导,对每个村、社区的党员和选民人数、“两委”班子现状、矛盾突出和以往换届中问题较多的难点、重点村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提前做好谋划设计。特别是结合正在开展的社会矛盾大排查纠纷大化解法治大宣传活动,集中解决一批矛盾纠纷,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对有可能影响换届秩序的人和事早发现、早排除,确保换届顺利进行。三是大力开展法治大宣传活动。结合“七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企业、进宗教场所、进家庭为主的“八进”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坚持城乡同步开展、统筹推进,在城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电子屏等媒体以及大型节会,广泛宣传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断提高宣传的实效性;在农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普法长廊、法治广场、普法宣传栏,经常性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问题的发生,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坚持“德法融合”,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在加强法治宣传的同时,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重点围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孝道,积极探索德法互补融合、促进乡村公共治理新模式。一是抓好冬季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冬季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推行县级领导到村讲党课等制度,大力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州、县党代会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注重贫困户思想教育。针对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提出的各种疑问,采取面对面宣传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让贫困群众清楚能够享受哪些政策、已经享受了哪些政策,退出后一定时期内原有扶持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打消贫困群众的思想顾虑,赢得贫困群众的理解支持,让贫困群众真心认可脱贫成效,积极主动脱贫。三是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充分依托村级阵地平台,大力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农村、传统美德进农家、村规民约入民心活动,积极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农村社会新风尚和正能量。同时,结合全州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创建活动,引导村民自觉摈弃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参与村级环境卫生整治和绿化美化行动,全力打造民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