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正文
颜值产值共增长——陈井镇大岭村美丽乡村建设见闻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7-09-27 | 浏览次数:18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永靖县各乡镇积极行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成了一批清爽整洁、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日,记者走进了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陈井镇大岭村。

沿着刘兰公路前行,两侧巍巍的青山和摇曳的垂柳,秋高气爽,天清云淡的秋日风光扑面而来。走进大岭村,散落在山间的村庄,干净整洁的巷道、农家庭院,和忙着秋收的热情质朴的村民,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2016年来,陈井镇党委、政府始终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做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统一规划、农民主体、生态优先”的原则,着重从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等方面入手,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开展了大岭村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乡村之美,美在基础设施提升,美在村容整洁。为巩固美丽乡村成果,陈井镇投资45万元,实施村社巷道硬化、石墙衬砌,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大岭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新建的大岭村文化广场既是村委会、村卫生所办公和服务群众的场所,也是村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采访中,记者正好遇到村里举行的“喜迎十九大 永远跟党走”文艺演出,村里的妇女门同胞们组成的舞蹈队,身着鲜艳的服装,和黄河三峡艺术团的演员们一道为所有观众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

沿着村社巷道一直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直通农家的水泥路,一盏盏路灯整齐的排列在村头巷尾,一面面刷新的墙面整齐一,以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和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宣传墙同样十分醒目。村文化广场上各式健身器材应有尽有,新农村文化书屋内各类书籍种类齐全,闲暇之余村里的群众经常聚集在这里,学习知识,村民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山区村社道路蜿蜒,不少地方水平坡度较陡,陈井镇因地制宜,用摩擦力较大的红砖代替水泥,铺设在坡度较陡和弯道,并在危险路段设置警示牌,有效避免了雨雪天气行人和车辆发生意外事故。

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重在环境卫生的长效管护上。镇上还投资48万元对村委会周边墙体进行粉刷,安装太阳能路灯,拆除旧房屋、旧圈舍,平整绿化带,努力建设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制定并印发大岭村新村规民约,以此作为全村群众的行为规范。指定了村社保洁员,分片划定卫生区域,定期检查评比,并与通村主干道沿线的群众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 “户集中、组收集、村拉运、镇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

乡村之美,也美在群众富裕、村风文明。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群众经济收入,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娱乐条件的改善,为广大群众开展业余活动、追求精神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大岭村位于陈井镇中部山区,在山坡上修筑的坡式梯田让山区大面积种植成为现实。良好的土壤环境和光照条件让这里成为百合生长的沃土,截止目前,大岭村百合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户均收入达3万余元,百合种植成为了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初秋的田地里,到处是群众忙碌的身影。董致发是陈井镇大岭村三社的群众,种植百合已经有9个年头了,种植面积达8亩,他带我们走到自己已经到成熟期的百合地中,讲述他因为百合致富的故事。

霍有芳是陈井镇大岭村一社的五星级文明户,进入她的家中,院落干净整洁,家里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丈夫常年外出务工,孩子们去学校上学,家里只有她照顾年迈的婆婆,良好的家风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村容村貌整治,产业特色鲜明,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大岭村这座大山里的小山村正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征程上焕发着勃勃生机。(司旭华  孔维伟  党志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