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靖县以深度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项目实施为契机,按照政府支持与农户自愿相结合的普惠性原则,积极实施产业提升工程,促进全县贫困户稳定增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新寺乡王年沟村时,看到当地群众早早地聚集在一起,兴奋地围在载着基础母牛的大货车旁边,三五成群地讨论着、张望着,等待着把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带回家。
为保证公平,此次基础母牛发放工作在群众监督下,按照抓阄的方式进行。由包村领导、干部负责组织,户代表在箱中随机抓取,每个纸条上都有相对应的基础母牛编号,现场查验后登记在册,并由户代表按指印确认。
抓阄结束后,基础母牛发放开始了。由于在货车狭小的空间内长途颠簸了30多个小时,来到陌生的环境,这些“新朋友”受了惊,被赶下车以后几度挣脱了绳子,在村民合力下才顺利将它们栓好,让村民体验了一把“气壮如牛”的刺激。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它们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悠然地在树下吃起了草。领到牛的村民心满意足的牵着自己的牛,笑地合不拢嘴,等待的村民盼着自己也能快点领到一头结实的牛。
新寺乡此次从山东引进的西门塔尔基础母牛,都是平均12月龄、体高1.2米以上、体重300公斤以上的良种母牛,每头牛价格约10000元。贫困户按政府补助和农户自筹6:4的比例筹措,非贫困户按政府补助和农户自筹5:5的比例筹措,政府补助资金由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州县财政资金、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和厦门帮扶资金等组成。
村民们表示,此次引进的基础母牛品种好,个头大,他们将精心饲养,努力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致富,过上红火的日子。
新寺乡中塔村的魁国义2014年被确定为精准扶贫户,是新寺乡最早领到基础母牛的群众之一。每天一大早,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来到圈舍,清理圈舍的卫生,精心准备饲料,确保圈舍的温度,看看他们家的“新朋友”,提起他们家的牛,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让这些基础母牛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预防他们因为气候、环境的变化染上疾病,新寺乡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积极与农户衔接,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基础母牛顺利长大,进行配种繁殖。
新寺乡地处偏远,属于深度贫困乡镇,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养殖基础,此次产业提升工程,为扶贫注入了新的动力,为群众致富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加强技术指导,县农牧部门成立技术服务队,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制定良种繁育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工作重点、技术措施等,确保我县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推广牛细管冻配、疫病综合防控等技术,提高产业发展科技水平。
产业扶贫是拔穷根的关键,做好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提升工作,即增加了政府支持力度,又调动了群众积极参与扶贫的主动性,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力争把我县西部山区打造成以肉牛、肉驴为主的草食畜生产示范基地,东部山区打造成食用百合供应基地
产业提升助力扶贫攻坚,相关部门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管措施,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着力营造育产业、扶真贫的工作氛围,稳定持续增加农户收入,加快全县脱贫致富步伐,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如期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王安杰 司旭华 孔维伟 杨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