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水库却吃水困难,背靠景区却吃不上“旅游饭”,这就是永靖县杨塔乡曾经的尴尬处境。由于地处山区,杨塔乡群众不仅出行困难,而且难以充分利用毗邻刘家峡水库、炳灵寺景区的区位优势,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缓慢。
2012年的春天,杨塔乡与许许多多的贫困乡镇一样,迎来了一个发展史上的春天。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来到了这里的胜利、杨塔两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省公航旅集团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困,解群众之所难,突出“单位驻村建基础促发展、干部帮户育产业增收入”这一主线,先后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累计6400多万元,为贫困村和困难群众提供技术、信息和项目扶持等方面的扶持,变依赖“输血”为自身“造血”,帮扶工作深受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找准根因,把牢脱贫致富的“方向仪”
针对现状,省公航旅集团借发展黄河三峡景区炳灵寺旅游业的契机,投资4800万元修建了向阳码头至韭滩岭四级公路11.16公里,新建韭滩岭码头1座,浆砌石护岸600米,彻底打通了旱路游览炳灵石林的陆路通道。投资498.9万元,完成了有2008级台阶的胜利村游步道改造工程,将景区与杨塔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当地百姓融入到炳灵寺景区经济圈。今年,投资42万元,在胜利村牟湾社建设炳灵石林生态停车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和傩舞演艺广场,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和场地平整工作,生态停车场年底将投入使用。同时,注重乡土文化传习与保护,帮扶资金14.8万元,在杨塔村建设傩文化村级展览室,完整呈现了杨塔傩舞的风采与魅力。下一步,省公航旅集团将继续加大在旅游扶贫方面的帮扶力度,计划投资50多万元,在胜利村自驾游基地附近建设200㎡的示范性农家乐一座、220㎡的仿古游客观光长廊1处。项目建成后,可为游客提供集观景、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室外娱乐场所,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旅游业,真正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
对杨塔乡来说,如果旅游业属于新兴产业,那么种养殖业则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杨塔乡常年干旱少雨,传统农作物主要为花椒、土豆及玉米。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种植业,省公航旅集团投资1.4万元延伸马山社提灌工程输水管道1200米,新建花椒经济林200亩,支持当地群众积极发展花椒经济作物。投资4.2万元,为每户帮扶户调运脱毒马铃薯原种900斤,鼓励群众发展马铃薯产业。投资3万元,积极培育炳灵湖沿岸特色农业,试验型种植黑果枸杞10亩,种植油用牡丹10亩,从景泰调运大红枣接穗3000株,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今年,又投资25万元,在杨塔村建设综合农贸市场1处,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下一步,省公航旅集团计划投资80万元在徐湾村建设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制种基地1处,投资10万元在松树湾村建设黄芪育苗基地1处100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养殖产业的帮扶力度,投资58万元,扶持胜利村建设联户养殖小区1处,新建彩钢结构羊舍16栋,面积3400平方米,配套建设200方蓄水池1座,水泥硬化道路1公里,调运“陶赛特”公羊10只,先后为胜利、杨塔、徐湾、松树湾4个村配套揉丝打包机8台,引导群众发展畜牧养殖产业。投资20万元,水泥硬化杨塔村打麦场1000m2,解决了群众草料揉丝打包、农作物收获无场地的问题。同时,还积极邀请省农牧厅、畜牧厅专家教授为群众讲授马铃薯田间管理、畜牧养殖防疫技术,将科技讲座常态化,有效增强了群众科学发展观念。
通过有效帮扶,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脱毒马铃薯种植、花椒经济作物和畜牧养殖,着力补齐旅游产业发展短板,基本实现了种植、养殖、旅游产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省公航旅集团公司在助推联系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公益性建设。
帮扶资金1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建成胜利村综合服务阵地,设置了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广场、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卫生室和胜利小学6个功能区块,配套了体育健身器材,彻底解决了服务群众无场所的问题。帮扶资金30万元,配套其他项目建设资金,在杨塔村新建村级综合活动场所1处,建设房屋20间、554平方米,彻底解决了杨塔村没有村级活动场所的问题。先后投资17万元,为杨塔、胜利村配套路灯85盏,有力改善了村容面貌。帮扶资金9万元,在徐湾村修建文化广场1处,计划硬化地坪900m2,配套体育健身器材。投资2.4万元,为徐湾村和松树湾村配备垃圾桶240个。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2014年投资5万元为杨塔乡中心小学配备了一体化触摸机1台。2016年,注资30万元设立杨塔乡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在全乡范围内累计奖励救助学生23名,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因学返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