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靖县城驱车向北行驶10分钟,就到了城北新村。走进城北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住宅,工作人员正在对部分房屋进行最后的粉刷修缮。记者看到,每户大门上已经安上了门牌号。历时一年的施工建设,这些住房已全面建成,达到分房入住条件。
县库移局工作人员范玉林告诉记者,城北新村是一个易地搬迁项目,该项目计划安置西山片区9个乡镇的1100多户移民群众。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开发、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田间渠系工程、电力工程、人饮工程和住宅建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将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城镇化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等项目有机结合,为移民群众增收致富和全村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县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在城北新村配套修建了学校、卫生室、文化室、村委会等公共服务场所,确保搬迁户“居有所安”。 这里有A户型135平方米、B户型105平方米和C户型75平方米的三种户型房子。在A户型区,家住红泉镇滩子村吴家槽社的孔维强、孔维学等村民正好结伴来看他们的新房子。一套135平方米的小楼房,坐北朝南,采光极好,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布局非常合理。“房子好得很,我非常满意。”孔维喜笑颜开,仔细查看自己新房子的每个细节,看了楼下看楼上。 孔维强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看城北新村了。 2016年4月,当我的知我是易地搬迁这个项目受益户时,我就迫不及待的来这里查看。“当时这里还是荒山秃岭,一座山连一座山,一条沟接一条沟,数也数不清,感觉和我们西山差不多。”孔维强描述着他第一次看城北新村时的场景。 第二次来看城北新村是2017年初,我看到有几百台施工车辆在这里挖山垫沟、平整土地,当时建设道路的施工点就有50多处,建设场面热火朝天。“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这里就变成一马平川,太让我震惊了。”孔维强说。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愿意搬迁时,孔维强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我们家所在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离县城又远。虽然有20多亩地,但也是靠天吃饭,收入时好时坏。搬下来的话,离县城近,年轻人也可以出去打工。政府给搬迁户每个人还补助1.5万元,我家里有6口人,共补助了9万元,所以当工作人员来家里征求搬迁意见时,我就根据自己家实际报了135平方米的房子。” “搬下来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子孙们上学方便,我们滩子村离中学太远了。”看着正在建设的学校,孔维强意味深长地说。 除了读书,孔维强种了一辈子地,当了一辈子农民,最在意的就是耕地。范玉林介绍,城北新村有耕地,将来会在城北新村探索实行“三变”+经济林果的发展模式,按照“保底分红+劳务收入+收益分红”的思路,将城北新村1291亩耕地折算成1291股,按分地人口平均确股,入股到甘肃黄河农谷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统一栽植桃树、葡萄苗、苹果树等经济林,农户享受分红收益。 目前,该项目配套建设的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卫生院等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和孔维强一样,很多搬迁户一有空闲就赶来看他们未来的“新家”,城北新村一天天在变样,他们憧憬着未来,说着笑着,心里乐开了花。 (图文:尹始学 刘红红 史有东 陈礼娟 罗玉珍 罗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