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一天是忙碌的一天,他们走村串户访民情、解民忧,真抓实干为群众谋出路;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一天也是充实的一天,脚踏实地的走访、真心实意的帮扶也让队员和群众走得更近了。近日,永靖视点栏目组一行深入三条岘乡青和村,用镜头记录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一天。
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一天,是从走村访户开始的。一大早,工作队队长胥元江就带着队员们准备前往杨茂荣的家中。一路上,队员们熟稔地和每一个遇到的群众打招呼,和他们攀谈,与其说是去工作,更像是去走亲访友。 杨茂荣是村里的老社长,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伴儿身体残疾,行动不便。队员们隔三差五都要去他们家中,了解他们家的生产生活所需,帮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考虑到杨茂荣的老伴儿出行困难,工作队还联系县残联来到他家中进行鉴定,帮助办理残疾证,让他们两老口享受到了每月 元的残疾人补贴。 青和村是三条岘乡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是全乡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贫困村。驻村以来,通过队员们的实地走访和充分的调查论证,青和村想要实现稳定脱贫,必须要在原有的以农户为单位的传统种植和养殖业的基础上,动员群众就近务工。工作队队员们积极与永靖县宸源博慈服饰发展有限公司联系,成立扶贫一车间,动员赋闲在家的妇女到车间务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当栏目组一行来到扶贫车间时,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校服。通过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工人们都能熟练的操作缝纫机等设备,她们分工协作,有负责校服上衣的、有负责校服标志缝制的,大家忙忙碌碌,认真的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靠着自己的双手挣钱,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儿。 张清花是青和村的精准扶贫户,家中有六口人,丈夫常年外出务工,两个孩子上学,家中还有年迈的公婆需要赡养。在扶贫车间务工,离家近,又能照顾家里,又能减轻丈夫的负担,她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走访入户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12点,队员们回到村委会,自己动手准备午饭。厨房里锅碗瓢盆一应俱全,队员们摘菜的摘菜,切菜的切菜,一顿简单的午饭很快就准备好了。在村委会,我们遇到了工作队队员魏登峰的孩子魏仕轩。刚刚参加完学校考试的他,趁着假期来到爸爸工作的地方看一看,初次面对镜头,年幼的他显得有些羞涩,用稚嫩的语言和我们交流起来。 长期吃住在村,队员魏登峰无法经常参与到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都是他的妻子在家中照顾和陪伴。趁着午饭的时间,他耐心的陪着孩子画画,简简单单的一支笔、一张纸,让这对父子拥有了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看着懂事的孩子,魏登峰心里五味杂陈。 真联、真帮、真谋、真驻;心到、情到、事到、人到,全体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把村上的工作当做自己的工作,把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入手,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青和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一天是普通的一天,也是永靖县272名驻村队员们驻村开展工作每一天的缩影。如果扶贫是一场硬仗,那驻村帮扶工作队无疑是最可靠的战士。他们身处在扶贫一线,从住房安全到就医就学,从生产生活到政策宣讲,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日复一日的交流与帮助,也让他们的心和群众走得更近了。让我们为每一名奋战在精准扶贫一线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们点赞!(记者:王安杰 孔鹏学 孔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