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刘家峡镇红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大力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一个“强堡垒”,保障了各项工作落实。红柳村党支部坚持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建强筑牢战斗堡垒作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性集中教育月活动,有效提升了党员队伍综合素质。投资160万元,建成了红柳村委会,并配套了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进一步完善了村级阵地服务功能。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有效促进广大党员群众在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切实推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政治保障。 一场“大联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去年以来,红柳村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村“两委”带头组织谋划社火活动,村社党员和乡贤头人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其中,争相扮演春官、旌旗方阵、舞龙、舞狮、武将、太傅、锣鼓、拉花、旱船等角色,春节期间,为全县人民呈上了一道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精神大餐。同时,村“两委”积极总结社火表演活动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活动载体,积极搭建“乡村大舞台”,在“三·八”“五·一”、国庆等节假日,组织开展了拔河比赛、广场舞、唱红歌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了村社干部群众的凝聚了、向心力。 一把“金钥匙”,化解了历史矛盾纠纷。红柳村党支部坚持把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作为增进邻里关系、化解矛盾纠纷、推动中心工作的“金钥匙”。红柳村和大庄村属同镇邻村,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互不走动来往,互不做亲戚朋友,互不开展各项友谊活动,成了远近闻名的“三不村”,后经多次调解协商,矛盾纠纷得到解决,但在两村村民心中依然存在隔阂和阴影。经两村党支部沟通商议后,红柳社火队受邀进大庄村表演,送去了太平与祝福,得到了两村村民的广泛赞誉,红柳社火充分发挥了化干戈、解心结、聚民心的“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