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靖县始终坚持生态率先工作共识,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把环境保护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靠实监管责任,强化法制宣传,细化工作措施,全力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注重领导,压实环保工作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认识、谋划和部署环境保护工作,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全县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先后制定了《永靖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工作任务,靠实了工作责任。同时,在重点乡镇、村及主要路口公布环境污染举报电话,有效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督管理,从而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宣传,全面提高环保意识。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科技宣传周、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采用电视广播、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展板、举办知识问答等各种形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宣传工作。多次组织县环保、农牧、市政、国土、卫计、住建等部门在人员密集场所举行了主题宣传活动,悬挂展出展板100多块,散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出动宣传车30辆(次)。
三是突出重点,着力整治固体废物。定期组织县环保、市政、卫计、国土、住建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对固体废物排放企业的监督管理,严禁有毒、有害废物随意堆存、倾倒和填埋,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根本上消除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问题。一是工业固体废物防治方面。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结合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能耗物耗低、生产废物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严禁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对全县所有新建项目全部落实污染治理设施设备与生产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二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对全县医疗机构和工业企业进行重点管控,要求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转运、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并逐一逐项登记在案。实行医疗废物定点收集、密闭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对6家县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全部运至州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彻底解决医疗废物随意堆放和分散焚烧的问题。对全县5家危险废物产生企业严格实行“五联单”制度,由具备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处置。三是农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全县所有行政村确定了1-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工作。目前,全县建有生活垃圾填埋场2个,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5家,回收站17个,回收机动点16个,年回收废旧农膜2400吨左右,回收率达85%;青贮窖(池)1.01万立方米,各类玉米秸秆加工机械180台,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点69个,利用率达75%;沼气池2.6余万立方米,堆肥发酵面积30余万平方米。
四是强化保障,切实加大治污投入。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建成了永靖县垃圾处理场,对城区及周边乡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有效解决了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投资1300万元实施了县城黄河南岸护岸工程4.6公里,配套建设了城市垃圾定点回收设施,有效解决了向黄河乱倒垃圾的问题。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投入资金1260万元,修建垃圾分拣站5处,购置垃圾压缩车、转运车13辆,手推式垃圾清运车359辆,户用分类式垃圾桶3500多个。同时,从今年开始,县财政每年配套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