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锅峡镇耕地面积2.29万亩,年均玉米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之秸秆科学化利用不够,玉米秸秆随意焚烧、乱堆乱放、乱填乱埋等现象十分普遍,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还污染了环境。今年以来,盐锅峡镇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因势利导,采取"四个一批"举措,着力整治玉米秸秆处理难问题,累计处理玉米秸秆达1.4万余吨,取得了实效。
一是倡导群众禁种一批。在年初召开的盐锅峡镇2017度工作会议上,对玉米禁种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各包村工作组、村"两委"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从种植效益、环境保护等角度出发,讲政策、算对比账,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动员川区10个村禁种玉米,鼓励种植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农作物,或通过承租钢架大棚、日光温室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群众增收。今年,全镇玉米种植面积为4200余亩,较去年减少近800亩。 二是"百日会战"利用一批。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扎实开展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百日会战"行动,积极衔接县农牧部门,抢抓有利时机,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全力加快玉米秸秆青贮、黄贮及草捆草粉加工进度,动用2台秸秆收获机和4台方草打捆机,对川区4700吨玉米秸秆进行了粉碎加工;利用陈家村1台揉丝打包机对台片500吨玉米秸秆进行了草捆加工。"百日会战"行动共计饲料化利用玉米秸秆5200余吨。 三是养殖大户收购一批。对全镇范围内的牛羊养殖大户进行了详细摸底,有针对性的动员养殖大户收购玉米秸秆。组织干部多次到西固、红古等周边地区动员养殖大户、养殖场收购玉米秸秆。同时,镇上通过协调县农牧集团出资雇用当地群众帮助装运、给养殖大户适当车辆燃油补贴等措施,降低了成本,调动了养殖大户的积极性,收购玉米秸秆近6000吨,实现了农户、养殖大户"双赢"。 四是组织队伍清理一批。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工作成效,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包村干部、村干部、能源干事为成员的玉米秸秆清收清运工作组,筹资2万元,雇佣大型机械车辆,广泛发动相关村社农户参与,集中利用两周时间对沿黄路、折达路、滨河路沿线的3000余吨玉米秸秆进行了定点清运。同时,对不遵守环保政策,随意焚烧秸秆的行为给予了严肃处理。 盐锅峡镇通过采取"四个一批"措施,今年全镇累计处理玉米秸秆达1.4万余吨,对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进一步改善全镇环境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