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靖县把提升农民能力素质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的有效抓手,通过“科技培训、产业培育、试验示范、平台搭建”等措施,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有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科技培训生动力。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内部相互帮等多种形式,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省州县专家和农业院校教授,开展百合种植、畜牧养殖、瓜果蔬菜种植等培训,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创新组建了一支以各涉农单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村乡土拔尖人才为主体的专业队伍,以农业示范园区和种植基地为大课堂,以全县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三塬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为依托,对广大种植户、养殖户及产业化带头人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农民科技培训620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80名,培训农民2.3万人(次),完成冬春科技培训6300人(次)。
二是强化产业培育促发展。把农业科技培训与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以“办一班、兴一业、富一方”的培训目标,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规模化格局。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发展牛、羊、百合等产业,涌现出一大批百合村、牛羊村、黄芪村、马铃薯村等。全县建成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8个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东部山区发展优质食用百合,西部山区发展旱作农业、草食畜、中药材,川塬区发展设施蔬菜、特色林果的产业格局,为发展全县特色农业创造效益。 三是强化试验示范解难题。围绕全县优势主导产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良种繁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保鲜储藏、秸秆青贮氨化、产品质量检测等新技术,积极在各自服务的农业合作社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创新活动,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以点带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共规划各类试验田2000多亩,引进玉米、草莓、瓜类等农作物新品种45类125个品种,新(改)建各类标准化冻配点15个,全县良种覆盖率98%以上,农业实用技术覆盖率达80%。 四是强化平台搭建助脱贫。整合涉农资源成立县属国有刘家峡农业开发集团,按照“虚配股权、按股分红”的原则,给全县所有农户配享虚拟股份,每年从公司盈利中向贫困户分发“红包”。积极加强与厦门市相关企业的合作,双方企业出资2083万元,组建成立黄河农谷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围绕绿色食品加工、品牌建设、饲草加工销售、电子商务推进产业扶贫。支持鼓励乡土人才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抱团合作”方式减少投入、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实现贫困群众就地脱贫和长期稳定增收。目前,全县共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480多家,带动贫困群众2.0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