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至7月23日,永靖县境内坪沟、红泉、西河、杨塔、王台等乡镇发生强降水天气,造成全县各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多处路段坍塌中断、山体滑坡、房屋受损、农田被淹。灾害发生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全力投入抢险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用坚强党性筑起“中流砥柱”。
反应迅速 各级党组织紧急行动防汛抢险救灾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山洪灾害应对Ⅱ级应急响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置意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全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及时有序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县民政局紧急向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调运帐篷、雨衣、雨鞋等物资,保障防汛救灾、做好灾情统计。县公安局党委组织70多名干警组成应急抢险队,全力抢救遇险受灾群众及车辆,保障抢救生命通道畅通和灾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县交通局第一时间组织技术人员冒着危险,出动机械清理泥石流淤积物,抢修损毁的道路、人饮管道,为受灾地区打通救灾通道。县气象部门实时监测天气发展趋势,做好气象预报、雨量监测、信息发布等工作。县防汛部门抓好工作调度,及时调集抢险队伍和救灾物资投入抢险救灾。县卫计局组织医务人员、出动急救车辆,救治受伤群众。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在全力开展灾情排摸的同时,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并为受灾群众发放生活用品,确保灾民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
靠前指挥 领导干部身先士卒赶赴现场救灾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抢险救灾的领导责任,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深入抢险救灾一线,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做到科学应对、组织有序、保障有力。灾害发生后,州委书记杨元忠立即赶赴我县察看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强调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全力恢复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州委副书记、代州长马相忠高度重视,时刻关注雨情变化,及时询问受灾情况,要求我县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州委常委、副州长刘富祯,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宝树,副州长赏进孝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县委书记尹宝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张自贤通过县抗旱防汛指挥部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与乡镇实时联通,通报汛情灾情,会商调度救灾工作,县委副书记杨志军等各包乡镇县级干部连夜赶赴一线,现场指导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各级帮扶单位组织帮扶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村、联系户,全力做好险情排摸、受灾群众救助等工作。各乡镇党委切实靠实领导班子责任,组织乡(镇)村社三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扎实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摸险情灾情,逐户登记灾情财产损失,组织群众做好防汛减灾,开展生产自救。红泉镇党委书记李良龙带领镇村干部、公安干警和消防战士,顶风冒雨,不顾安危,半夜步行3个多小时,赶到受灾严重的树湾村,组织营救被困群众安全到达接应点,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
冲锋在前 广大党员昼夜奋战一线救援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个标杆。全县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带领群众开展防灾、减灾和自救工作,实行不间断轮班作业,确保救援工作快速推进。在救援过程中,嗓子喊得最哑的是党员干部,承担任务最重的是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的也是党员干部。坪沟乡一位被救援的群众满含热泪地说:“危难时候,党组织和党员就是我们最坚强地依靠。”王台镇永乐村党支部书记朱良平深夜不顾个人安危,带领“两委”成员,挨家挨户组织村民迅速撤离,他第一时间赶往灾情隐患较大的孤寡老人家中,先后解救被困群众3户8人、转移群众15余人,被群众亲切的称呼“贴心人”。一群群正在忙着抢修电力、疏通道路的身影,在道路两旁和村庄周围进行救治的医护人员,背着群众在泥泞道路中艰难行走的公安民警,挨家挨户排查隐患的乡村社党员干部……为抗洪抢险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受灾群众撑起坚强的“顶梁柱”。
据初步统计,此次强降雨共造成坪沟、杨塔、红泉、西河等13个乡镇、1.6万户、6.4万人受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40户、1.56万人;紧急转移疏散险区群众516户、1811人;受损房屋1675户、6582间,农田3.5万亩、鱼塘2000亩、温棚23座、畜禽圈舍394座,道路47公里,水利建筑物68座、渠道135公里,人饮建筑物51座、管道22公里,通信线路98公里,电力设施59处、线路290公里;发生滑坡3处,部分旅游景区内道路、防洪沟、公共设施等受损严重,此次连续强降水过程,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08亿元。由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急行动、救援及时、处置妥当,没有发生次生灾害、造成群众伤亡。在这场与暴雨山洪的搏斗中,“哪里有困难,哪里我先上”,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每一位党员干部都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了共产党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