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就是命令”。7月22日至23日,永靖县境内大部分乡镇发生强降水天气,县委、县政府立即启动山洪灾害应对Ⅱ级应急响应。地处永靖县西部山区的红泉镇,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害,多处路段坍塌中断、山体滑坡、房屋受损、农田被淹。灾害发生后,以李良龙同志为书记的镇党委一班人,周密部署、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携手并肩,用实际行动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品格,全力投身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7月22日20时开始,红泉镇9个村遭受强降水天气,截至23日下午16时,最大降水量达214.8毫米。灾情发生后,镇党委书记李良龙同志,立即召开防汛救灾专题工作会议,组织镇村社干部迅速开展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全体班子成员、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第一时间深入所包的村社,现场指挥,切实把防汛工作做实做细,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险情就是冲锋号,灾情就是动员令。”7月22日强降水天气发生后,全镇交通中断、通讯中断。镇党委一班人头脑冷静、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决策果断。针对树湾村三科妥社、滩子村、他崖村等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村社,党委书记李良龙,副书记、镇长朱和军和其他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分组带领镇村干部到最偏远、路最难走、受灾较为严重的树湾村、他崖村等村社,分别组织群众转移。一路上,道路泥泞不堪,淤泥深可过膝,并且大雨一直下不停,大家冒着时时有塌方、滑坡的危险,经过5个多小时长途跋涉,终于赶到目的地,看到群众无人员伤亡,每个人都欣慰地长舒了一口气。紧接着,又挨门挨户组织群众及时撤离危险区域。至此,暴雨受灾所有民众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没有漏掉一户一人。连夜转移群众331户、1112人,其中在红泉中心小学、红泉村委会、红泉镇卫生院集中安置428人,其余群众就近在各自村委会或学校得到了妥善安置。在党委一班人的精心安排下,所有受灾群众都能居有所住、吃有所食,情绪稳定。 7月23日凌晨,滩子村冯湾岭段发生滑坡,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镇党委书记的李良龙同志接到信息后,在一天一夜没休息的情况下,又拖着疲惫的身躯,亲自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步行爬至滑坡点,实地勘察后,立即汇报相关部门,及时开展险情处置工作。 这次暴雨灾害,对红泉镇的群众房屋、基础设施等造成了严重破坏。据初步统计,全镇受灾户数1114户、受灾人口4928人,房屋倒塌66户336间、严重受损259户1295间、一般性受损367户1835间,村社巷道受损74公里,农作物受损8200亩,渠道受损48公里,河堤护岸受损320米,机房受损13座,直接经济损失6015万元。 “群众的安危,就是我们的安危。”这次暴雨来势凶猛,灾情严重,集中安置受灾群众较多。镇党委班子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全体镇干部分成综合协调、卫生服务、物资保障、安全保卫等工作组,全力开展灾后安置服务。同时,积极做好思想安抚工作,解说实际情况,多次到安置点对群众嘘寒问暖,宣传党的政策,鼓励大家自力更生、重建家园。为维护好灾区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帮助群众恢复生产,广大党员干部不辞辛劳,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紧张的救灾工作中。 红泉镇党委一班人深入一线、亲力亲为、鼓舞士气聚民心,沉稳指挥、昼夜兼程、周密部署保民安。作为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他们积极践行党的宗旨,恪守工作职责,心系群众安危,始终站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