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严冬,天气逐渐寒冷,但一支支驻村帮扶工作队活跃在乡村,他们关注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各种方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懈努力。近日,记者深入部分乡镇,用镜头记录驻村帮扶工作情况。
当记者来到王台镇幸美村时,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正在和镇、村干部协同办公,融融的暖意隔绝了屋外的寒冷,也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了便利。 工作队队长孔德荣驻村开展工作近一年了,他认真的把每天入户的情况记录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厚厚的两本笔记本写得满满当当,事无巨细的记录着群众的点点滴滴。 王台镇幸美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孔德荣说,驻村以来,在入户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个别家庭,不方便去医院就诊,我们就联系相关专家送医上门,给予及时的诊治,村上有个别困难家庭,存在着一些困难,我们积极与县关工委汇报衔接,上报了15个家庭,17名品学兼优的大中小学生,给予长期资助。 初次深入农村生活,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让孔德荣心里没底,但这让他对帮扶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 王台镇幸美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孔德荣说,感受还是比较深的,一开始觉得不适应,但是与群众接触的多了以后,也确实深深感受到了驻村工作,农村工作的不容易,作为医疗卫生专业干部,思路、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农村工作经验不足,现在觉得方方面面得到的锻炼非常多,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全了,决策也更务实,更能接地气,与群众走得更近了。 医疗专业出生的孔德荣每次入户时都会随身携带听诊器和血压仪,为群众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村里的沈兆山老两口都患有高血压,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孔德荣和队员们定期去他家里嘘寒问暖,为老人量血压、开药方,叮嘱老人按时科学用药。真心实意的关怀让沈兆山老两口倍感温暖。 王台镇幸美村群众沈兆山说,孔德荣队长三四天下来量一次血压,他给我说吃啥药,他对我们群众非常好,帮助非常大。 李光春是幸美村的建档立卡户,孙子王成凯在2016年被诊断出患有矮小症,骨骼发育不良。全家人到处奔走诊治,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疗效,昂贵的治疗费用使这个本该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阴影。 王台镇幸美村群众李光春说,我的孙子是一岁就发现了这个病,看了好多医院,没有任何效果,从医院回来,我的眼泪没干过。 得知这一情况,孔德荣积极联系兰大二院儿童医院专家治疗,经过四个月的的系统治疗,效果十分明显,王成凯的身高和体重快速增加,已经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去幼儿园。每当看到孙子在幼儿园的照片和视频,李光春充满了感激,握着孔德荣的手久久不愿意放开。 王台镇幸美村群众李光春说,我给帮扶工作队说了这些事,帮扶工作队介绍了一个专家,他们给我们联系,给我们留了电话号码,我们一直看着,终于有了效果,孙子身上肉也长了,个子也长高了,我们非常感谢帮扶工作队。 在群众沈海潮家的后院,100多只散养鸡在草地上悠闲地踱步,这是队员们自筹资金购买的。现在大部分鸡已经到了出栏期,队员们积极联系出售,让他多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王台镇幸美村群众沈海潮说,以前我没有稳定的收入,现在通过帮扶队的帮扶,三四个月下来,有了5000元的稳定资金收入,说实话,我衷心感谢帮扶队。 走村串户访民情是帮扶工作队的日常工作,乡间崎岖不平的小路,队员们不知走了多少次,每一条路都熟记于心。吃住在村,村委会既是办公场所,也是他们的家。 王台镇幸美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杨发鹏说,驻村帮扶工作队真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来到村上之后,为群众干了好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回顾这一天的工作,感觉到心里特别充实。 队长孔德荣说,驻村开展工作,他们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帮助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正是这些点滴的小事,架起了队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他们真正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