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两学一做”纪检监察 - 正文
“五一”小长假——他们,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9-05-06 | 浏览次数:19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 有一种干劲叫扶贫!  “五一”小长假,当许多人忙于外出旅游、当许多人仍沉浸在休闲度假的愉悦中时,在我州各县市的脱贫攻坚第一线,却看到一群熟悉的身影——他们深入村社农户,与贫困村的群众共同讨论脱贫大计;行走在施工现场,与工程建设者一同挥汗大干;奔赴在扶贫车间,与员工齐心破解生产难题……连日来,我州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休息,舍小家顾大家,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州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和全州脱贫攻坚总攻动员大会精神。  现在,距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600多天的时间了。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我们肩负着深沉的使命和历史的重任,只有拿出敢死拼命、背水一战、滚石上山、攻坚拔寨的决心和勇气,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因此,我州广大帮扶干部取消假期,主动投身脱贫攻坚战,体现出了一种拼搏意识、实干精神。此时此刻,“等不起,慢不得”六字在我州广大干部群众心中重逾千钧。  贫困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是主战场。“现在,距离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和政县今年还要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时期,‘五一’假期,我们抢抓时机,做好入户核查工作,确保做到底子清、数据准、情况明,为全县脱贫做好基础性工作。” 5月2日,松鸣镇中心村“两不愁三保障”核查组组长贾国杰在村委会为核查组成员打气鼓劲。 松鸣镇是和政县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之一,目前还剩3个贫困村,未脱贫户243户。自4月26日起,全镇各村“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松鸣镇党委书记蒋学军坦言:“今年我们要实现剩余3个村脱贫,任务还很重,大家都主动放弃休息,在脱贫攻坚一线查漏补缺,为脱贫攻坚冲刺做好充分准备。” 与此同时,和政县教育、卫健、住建、水务等相关部门也组织干部职工走村入户、认真摸排,对农户综合收入、饮水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相关政策落实等情况逐户“过筛子”,扎实推进“3+1”冲刺清零工作,查漏补缺、补齐短板,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可靠达标。“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1200多名入户核查干部将责任扛在肩、将使命放在心,分赴全县13个乡镇,白天入户调查,晚上完善资料,以弛而不息的苦干精神,为取得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脱贫攻坚,不止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的一场大考。与以前经历过的所有考试都不同,这次大考,没有及格与不及格,没有良好或者优秀,只有满分或者零分。 5月4日,康乐县能源办组织帮扶责任人在草滩乡东湾村与驻村工作队队员、村干部开展“3+1”冲刺清零及控辍保学、一拆四改两化等工作;当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如俊和其他帮扶干部来到上湾乡三条沟村,劝返辍学学生田雪芳、杨伟龙,并带田雪芳到三条沟村小学报名领取课本;县委宣传部组织帮扶干部到五户乡五户村,不漏一户核查“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开展情况……问题在一线解决,难点在一线突破,工作在一线创新,作风在一线转变。 “五一”小长假期间,康乐县帮扶干部并没有停下进村入户的脚步,扑下身子,下沉基层工作第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和群众亲密接触中倾听他们心声,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党占宾是永靖县杨塔乡砂宗村尕湾社的精准扶贫户,子女常年不在身边,水窖中的雨水仅仅能够维持老两口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遇到雨水少的时节,生产生活用水难以为继。“我们吃水靠老天,挖一个水窖,把水储存起来。天不下雨,水就不够用,要到2公里以外的泉里挑水吃。今年乡上说要给我们通自来水,这样就解决了我们老两口的大问题了。”党占宾高兴地说。 杨塔乡砂宗村尕湾社的8户群众因居住分散,自来水管线过长,一直以来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蓄集雨水。近年来,永靖县西山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造成末端乡镇供水不足。“五一”小长假期间,永靖县持续展开农村饮水安全冲刺清零行动。“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今年我们全力开展自来水入户清零行动,摸清未通自来水的底数,制定入户计划,各村也成立了质量监管队,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度全程监管。”杨塔乡副乡长祁长翼说,饮水安全冲刺清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五一”小长假坚持施工,为的就是彻底解决群众安全饮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广河县。假期里,广河县干部职工不分昼夜,奔赴贫困村,奋战在排危拆旧清零、“两不愁三保障”核查、城乡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上。村委会、合作社,田埂边、河道旁及贫困群众家中,到处是抓脱贫的身影。随着一个个帮扶干部的进村入户,贫困群众的家中暖意融融,虽面临困境,仍笑声一片……他们坚守岗位、奋战一线、只争朝夕的实际行动,成就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梦想。 不晒风景晒产业,不谈游玩谈脱贫。这个“五一”小长假,“我要去扶贫”成为流行语。从州领导,到各县市、各部门干部职工,再到村里的群众,大家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成为脱贫攻坚路上最靓丽的身影。(记者:刘刚林  张姝  马瑞鹏  郭慧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