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崇尚什么呢?
人们对董吉恩事迹的反响,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时代在崇尚为人民利益而付出一切的精神。 《大山的儿子——追记永靖县关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董吉恩同志》一文在本报刊发后,董吉恩的事迹像强劲的东风,迅速传到千家万户,传遍了全国各地。随后,记者通过微信看到了数以万计的微信留言,微信群里多是悼念、评价、学习的声音。 在微信群里,转发最多的是我州一位干部写的一首诗: 董家有贤郎,主政关山乡; 名唤董吉恩,工作能力强。 赤心忠于党,重任一肩扛; 情注贫困户,工作日日忙。 累倒岗位上,令人甚悲伤; 子呼妻子哭,泪水湿衣裳。 关山失吉恩,壮志成遗恨; 心在大山间,化作扶贫魂。 临夏许许多多的干部在微信群里发出了同一个声音:“大山之子、人民公仆、扶贫尖兵、时代楷模……”“深切怀念人民的好公仆、关山群众的好乡长董吉恩同志……” 许多新闻工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追记将生命献给扶贫事业的董吉恩。其中一位网友写道“赤子一生,吉祥亲民,常记百姓在心间,真心真情,扶贫路撑起一片艳阳天;两袖清风,恩泽群众,莫忘小康之履约,无怨无悔,关山乡处处旧貌换新颜——董吉恩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北京的几位网友也发出同样的留言:“我们深切怀念董吉恩同志,从他的事迹中,我们感受到了临夏州脱贫攻坚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但我们感到,董吉恩同志是临夏地区的一个基层干部代表,临夏州有董吉恩许许多多的战友,我们相信,临夏州一定会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厦门的网友也留言道:“我在临夏工作过,我知道,今天,临夏全州上下众志成城,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向贫困发起最坚决最猛烈的冲刺,董吉恩同志就像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为了人民的事业忘我工作,不怕牺牲,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看了《大山的儿子》一文,又看了州委发出的向董吉恩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董吉恩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我向董吉恩致敬,向州委的决定叫好!”这是一位退休老干部在记者微信里留的言,老干部还打电话告诉记者,说他花了好长时间,一字一句敲写了这段话,以此来表达他对董吉恩的怀念之情。 微信群里,有深切悼念董吉恩的,也有董吉恩工作作风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留言中,越来越多的是大家如何以董吉恩为榜样,转变思想,改变作风,干好工作的言辞。 “我崇拜过影星、歌星,但一直很迷茫。今天,当我从《民族日报》和各大网站上看到《大山的儿子——追记永靖县关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董吉恩同志》一文后,自己竟感动地流下了眼泪,我们身边的董吉恩乡长才是我们应该崇拜和学习的榜样……”一位永靖县年轻干部的微信评论引起热议。 “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又怎能离开全州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去寻求个人的人生价值呢?……董吉恩,生长在贫困的大山,累倒在贫困的大山,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扶贫攻坚的美丽赞歌,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是我州一位领导干部的留言。 “参训闻噩耗,家乡公仆倒; 山河齐悲痛,事迹载史册。 基层显党性,攻坚留足印; 干群如鱼水,脱贫有信心。 组织重关怀,党员心头热; 不为民办事,带薪难寝食。 化悲为力量,誓学模范样; 撸袖履好责,续写新辉煌。” 在记者写稿时,这首诗一直在微信群被转发。 记者:赵怀斌 梁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