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船里娶新娘,羊皮筏子上听水声。乘坐羊皮筏子走黄河,当年是勇者的平常事,如今成为了绝响。虽然古老的黄河渡口已“作古”,而旧时黄河上主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却非但没被闲置,还随着旅游业的开发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了时髦的潮流。
6月15日,记者用镜头记录外国友人乘坐羊皮筏子的情景。来自美国怀俄明州坎贝尔中学的杰克、迈尔斯和大朋友柯南、海登、安雅、慧爱等一行十人来到美丽的永靖先进行教育文化访学交流。当天,来永靖参加交流的美国孩子和永靖中学教师、同学一道,在黄河刘家峡段乘坐羊皮筏子,体验黄河漂流的乐趣。
筏子客喊着豪情万丈的黄河号子,卖力地划动羊皮筏子,让来自异国的外国游客尽情领略飘流黄河的惊险。在黄河上乘坐羊皮筏子,对于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来说,无疑是最为惬意的一件事。从未乘坐过羊皮筏子的他们,眼神里充满新奇,把耳朵贴在筏子上,聆听木桨划过水面“沙沙”作响的声音。享受漂流的同时,频频用手机拍摄者两岸的美景。他们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竖起大拇指,为永靖的独特魅力而“点赞”。
黄河流水轰轰隆隆,岸边水车吱吱呀呀,筏工在羊皮筏子上引吭高歌,唱响“花儿”。翻飞的群鸟掠过黄河,在蔚蓝的天空中悠长的鸣叫。人与自然的天籁之音,构成了动听的七彩旋律。
千年筏子百年桥,万里黄河第一漂。黄河之水天上来,到了刘家峡,却来了个大回转,向西流去,所谓九曲黄河,在刘家峡就能够看到一曲。而永靖县,曾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以前陆路交通不发达,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两岸的人们的重要水运工具。如今,黄河上依然漂流着羊皮筏子,乘筏人早已不是贩卖瓜果蔬菜的货主,换成了寻幽探奇的游客。游客乘坐着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体验迎风逐浪,激流勇进的刺激,领略别样的黄河三峡风情。
在甘肃大地上,古老的丝绸之路从东往西,穿越戈壁荒原,滚滚而来的黄河自南向北,流过群山峡谷。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是甘肃众多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长的骆驼队过黄河的情景,无疑是丝绸之路上曾经的辉煌,这个充满魅力的缩影,也是许多人追寻黄河文化、痴迷羊皮筏子的根源所在。(郭红/文 郭红 侯奇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