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参加黄河化石论坛的专家来到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探访恐龙足印化石群地质遗迹,专家认为永靖县具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
在1号馆里,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李大庆详细介绍了恐龙足印化石群的发现时间、挖掘过程、保护与研究成果。在2800多平米揭露面上,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鳄类、翼龙类等多种足迹交杂在一起,其规模之大、种类之多、保存之完好、清晰度之高、立体感之强、多层面出现,均为世界少有,堪称世界之最好的足印化石产地。 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李大庆说,我们这个脚印(刘家峡恐龙化石足印)提供的信息是我们这儿(永靖县)有很多种恐龙,至少有十多种恐龙,那么我们(专家)目前找到了也就五种。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认为,在永靖发现大量的足迹化石和骨骼化石,说明这个地区在早白垩纪时期恐龙很丰富,门类也很多。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说,这个是关联的,刘家峡恐龙足印这边是恐龙化石,红楼村那边发现的是骨化石,说明在当时这个地区(刘家峡恐龙足印)是一个很大的湖泊,活着湖泊边上有恐龙,当时它们(恐龙)留下来的痕迹,也有它们死亡后留下来埋藏下来变成的化石,对研究恐龙来说都非常重要。 新种类化石的发现,再次证明永靖县具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同时也为该地区开发利用古生物化石资源提供了材料基础。 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李大庆说,这次我们在红楼地区发现的恐龙骨化石,经过初步修理,还没有进行研究阶段,初步鉴定是属于巨龙性的。根据目前我们保存化石这个状况来说,按照经验来判断,很难出现很集中的产地,可能是一些零星的。(记者:孔令州 侯奇志 孔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