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急管理 - 正文
扎深应急救援根基 永靖县率先打造全域应急救援体系
来源:永靖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时间:2019-08-14 | 浏览次数:19次
背景颜色:             字体大小: - A +







永靖县是一座水电能源城市,大夏河、洮河、湟水河三条支流在此与黄河交汇,全县境内建有大中小型水电站7座。永靖县全县总面积1863平方公里,由于境内海拔高低悬殊、地形复杂,山川交错、河谷纵横,致使山体滑坡、土地塌陷、库岸坍塌等各类地质灾害频发。为此,永靖县委、县政府率先印发《永靖县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案》,借助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努力打造永靖县全域应急救援体系。

永靖县位于祁连山地震带,是国家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和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县,境内地质构造复杂,现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279处。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小灾频发、大灾并发,随着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境内入驻的工矿、危化企业逐年增多,风险系数较高的企业多分布在乡镇,地域相对分散,从县城到最远的乡村需3个小时以上车程,县级应急救援力量辐射范围有限,难以高效应对偏远地区的事故灾难。为打破这一局面,永靖县委、县政府牵头建立县级应急管理局、乡镇应急管理所、村级应急管理室三级应急管理机构。借助水务、交通、公安、气象、地震和原国土、林业、旅游等部门视频监控系统,在永靖县建立集应急指挥、风险预警、隐患管控、监督监管、调查取证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县应急指挥中心。 永靖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消防大队大队长刘永东告诉我们,不光在调度指挥方面永靖县率先试点,为了能让应急救援力量快速深入基层的每个角落,他们还试点建立了县、片区、乡(镇)、村,四级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队伍的层次性,优化整合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编织起四级“应急救援防护网”。 永靖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消防大队大队长刘永东:按照咱们县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3 4”的模式,在东山、盐锅峡、三塬还有西山组建了4只片区消防救援队伍,每个队按照8~10名队员设立,分别设置了消防救援车、抢险救援车、小铲车还有救护车的模式,现在人员装备已经采购完毕。队伍组建以来先后扑救了大大小小的火灾40余次,开展了抢险救援六起,社会救助四起,解救被困群众11人、溺水群众1名。 针对辖区灾害风险隐患特点,永靖县要求各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将在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辖区风险隐患点,及时登记造册,建立数据信息库。以火灾防控为例,永靖县利用甘肃消防总队自主研发的消防安全网格化平台,对区域的乡镇进行全覆盖,有效加强了社会管理末端的消防安全防控能力。 永靖县刘家峡镇城北新村东区小网格员张得云:我平时的职责就是完成每周下发的检查任务两个,宣传任务一个,然后每周规定时间到村上的单位去做检查。作为跟群众最贴近的人,我们接触群众的时候,群众是最容易接受我们的宣传,我们能给群众解决最简单直接的问题,群众有事情可以打电话,我们就可以马上到场解决。相对于以前他们的消防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村民防火防灾的意识有了很大的进步。 此外,永靖县在做好专职队建设的同时,努力整合社会力量,将社会救援力量作为应急救援的有益补充,主动做好衔接沟通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规范有序参与抢险救灾行动,形成了救援合力。 机构改革推动了永靖县建设全域应急救援体系的步伐,从而完善了应急管理机构理顺了应急救援的机制,还推动了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工作,极大的强化了应急救援保障和预警工作的力度。在为永靖县编织了应急救援“防护网”的同时也为全省的应急救援改革试出了新路子。(记者:孙梅  安冬)
分享到: